本報通訊員 韓昌晉 辛恒衛
近年來,鎮安縣云蓋寺鎮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探索推行“鄉音黨課”,圍繞宣傳政策、收集訴求、答疑解惑、教育引導四大功能,搭起黨群干群溝通的橋梁,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宣傳政策聚人心
“咱吃五谷雜糧,生病住院也正常,合作醫療按時繳,萬一生病管報銷,如果不繳不劃算,生病得多掏一大半,有新農合就是好……”這是近日云蓋寺鎮金鐘村黨支部書記王習堯在農戶院落“鄉音黨課”上宣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場景,群眾評說:“攢勁,接地氣。”
“每年繳納新農合是一件煩瑣的事,這兩年群眾普遍很理解,總體上進展比較順利。”巖灣社區第三片區片長李鑫說,“村頭的‘鄉音黨課’有利于推動黨的政策在鄉村‘末梢神經’的傳導,疏通干群思想,打開工作新局面。”
云蓋寺鎮制定印發《關于在全鎮深入開展“鄉音黨課”工作的實施方案》,并成立領導小組,每季度制定宣講計劃,把“鄉音黨課”同主題黨日、農民夜校、群眾院落會結合起來,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集中到田間、院落、地頭等地方上黨課。目前,全鎮“鄉音黨課”已授課70多場次,直接受益群眾6000多人次。
用“鄉音黨課”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光黨員干部講了不行,還要針對群眾需求組建宣講隊伍,云蓋寺鎮黨委書記全亮介紹:“云蓋寺鎮從‘五老’、鄉賢、致富能人、青年志愿者等群體中挑選精兵強將,組成5支40多人鎮級宣講隊伍,培養‘草根講師骨干’10人,用快板、小品、三句半等方式,把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種養等內容講清楚、說明白,推動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收集訴求早辦理
“這條路由于距離農貿市場太近,不少流動商販在此擺攤售賣蔬菜瓜果,擠占道路空間,影響出行安全。”前一陣,云鎮社區第五片區片長柯顯華接到群眾反映后,及時上報到社區黨支部,經黨支部研究決定利用“鄉音黨課”解決這一問題。“社區把‘鄉音黨課’同群眾說事結合起來,讓我們在宣傳政策之余,傾聽群眾聲音,讓群眾各抒己見,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劃分出流動商販區,既解決了交通問題,又實現了規范化管理,事情得到圓滿解決。”柯顯華說。
近年來,云蓋寺鎮將黨組織建在片區上,在全鎮107個片區單獨或聯合建立黨小組,實現了黨組織的全覆蓋。通過把“鄉音黨課”陣地建在片區,切實解決群眾的關鍵“小事”,基層社會治理質效明顯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云蓋寺鎮堅持認真回應辦理群眾訴求,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明確專人收集整理,形成問題收集辦理清單,閉環推進,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目前,已收集解決群眾訴求70件,化解信訪矛盾糾紛12件。
為了壓緊壓實責任,云蓋寺鎮明確村(社區)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把“鄉音黨課”開展情況納入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鎮上11名黨委委員帶頭到所聯系的村(社區)、企業、學校等,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要求村“兩委”干部及駐村(社區)工作隊等全員參與,轄區所有自然村每月開展兩次。
答疑解惑摸實情
家住花園社區移民搬遷安置點的居民陳麗最近感觸頗深。她介紹,自云蓋寺鎮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工程實施以來,大量農村閑置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但是隨著三期、四期搬遷群眾越來越多,群眾對就業形勢產生了疑慮。
“起初心里很糾結,擔心就業崗位較少,競爭壓力大;擔心有的企業發展出現中斷的情況,那我們就沒活干了。”陳麗說,就在大家焦慮就業的時候,社區針對就業問題組織開展了一次專題“鄉音黨課”,鎮上的干部現場講解了花園社區各企業的用工情況,并詳細講解了新招商企業的招工情況,以及一些就近就業的優勢和相應的保障措施。
“在‘鄉音黨課’上聽了講解后,我心里踏實了,決定到附近一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上班,上班時間靈活,既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還能增加家庭收入。”陳麗高興地說。
做好基層工作,關鍵是要做到情況明。去年以來,云蓋寺鎮堅持以“三在一線”為抓手,深入了解轄區群眾的所思所想、積極回應群眾所盼所愿,對標“深、實、細、準、效”要求,通過開展“鄉音黨課”與群眾坐下來面對面談心,零距離交流,將群眾意見摸清楚、群眾需要記下來,疏通群眾面臨的堵點、難點,幫助解決痛點問題。鼓勵群眾暢所欲言,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把“調研結果”轉變為群眾滿意的“良藥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