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魏華 鄒大鵬)近年來,鎮安縣持續在抓牢排查鏈、擰緊管理鏈、強化教育鏈、打造作用鏈上下功夫,不斷強化流動黨員管理,以“四鏈同構”有效破解流動黨員去向掌握難、日常管理難、學習教育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實現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管理不斷檔、服務不打折。
抓牢排查鏈,讓流動黨員“流而不失”。按照流動黨員數量清、黨員基本狀況清、流出去向清、外出時間清、聯系方式清、組織生活清“六清”原則,深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按照流入、流出兩種類型,對全縣862名流動黨員分類建立信息臺賬,并每季度動態更新一次。同時,將流動黨員信息錄入智慧黨建平臺信息庫,做到進出“有數”、去向“有底”。
擰緊管理鏈,讓流動黨員“流而有聯”。建立流動黨員“外出必報告、日常必聯系、返回必匯報”制度,設立流動黨員報到站156個。按照定人、定期、定責“三定”模式,從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副書記和村黨支部委員中確定專人,負責聯帶式、結對式管理流動黨員,定期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近況,切實將流動黨員找出來、登記上、管到位。
強化教育鏈,讓流動黨員“流而可學”。堅持“黨員流動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進到哪里”原則,精心打造流動黨員日常學習“指尖課堂”,在156個流動黨員微信交流群推送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APP、鎮安黨建微信公眾號等學習平臺信息2800余條,做到線上學習“不間斷”。按照黨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方式,組織流動黨員就近就便參加“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確保學習教育不放松。
打造作用鏈,讓流動黨員“流而能為”。鼓勵流動黨員在流入地黨組織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組織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5場次,引導流動黨員領辦為民實事1000余件。大力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活動,持續把流動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吸引回村發展,先后有48名流動黨員被納入村后備力量庫進行培養,9名流動黨員返鄉創業,推動流動黨員作用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