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康 記者 王倩)今年以來,柞水縣緊扣年度減貧任務,扎實推進“十大行動”,脫貧攻堅夏季行動圓滿收官。
縣上按照“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的黨建扶貧模式,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83個,實現有脫貧任務的村(社區)全覆蓋。產業培育加速發展,建成木耳菌包生產線5個,發展地栽木耳2058萬袋,大力推行旅游“四聯”模式,發展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23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實現中長期產業全覆蓋。深度貧困村通組道路路基全部完工,15個擬退出貧困村水泥路全面達標;28個貧困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主體工程竣工,11個非貧困村取水和蓄水工程基本完工,安全飲水達標認定全面啟動;全縣所有村居全部接通并正常使用生活用電,電力入戶率達100%。精神扶貧扎實開展,建成新農民講習所79個、愛心超市88個,實現全縣所有村居全覆蓋。
縣上深入開展就業工作,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5484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552人,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技術指導1.2萬多人次。幫扶對接精準高效,對全縣所有“四支隊伍”成員開展全員培訓,累計培訓脫貧攻堅干部700多人次。扶貧政策全面落實,選聘生態護林員581名,兌付生態補償資金340.37萬元,發放低保、五保、臨時救助等各類資金2500萬元,脫貧質量提升居全市第一。全面開展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糾錯補正工作,在省半年數據質量考核中,柞水以0條錯誤數據排名全市第一。嚴格按照問題整改“八有”要求,實行動態銷號管理,中省市各級反饋的問題均已全面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