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侯彥亮) 入春以來,柞水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搶抓有利時機,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積極采取多項措施,扎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各項工作。
優化農業結構,做好春耕備播。搶抓春季農業產業發展關鍵時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扎實做好產業發展、土地流轉、配套設施、“三變”改革和項目建設等工作,積極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木耳和中藥材產業發展。大力實施木耳“千棚工程”,積極探索推行“借棚還耳”“借袋還耳”模式,在社川河沿線及北線7個鎮辦14個村建設吊袋大棚600多個。大力推進金井河流域“百里藥谷”建設,發展林藥種植3450畝。
加強農資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為進一步凈化農資市場,組織縣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行動,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從嚴從重處理,堅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同時,加強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農資價格監測,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加強調劑調運,推進產銷銜接,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落實惠農政策,保障農民利益。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等媒介和平臺,通過集中宣傳、干部進村入戶、發放惠農政策宣傳手冊等形式,加大對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良種補貼、農作物保險等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強化技術培訓,推動產業發展。結合春耕生產,組織農業技術干部分赴各鎮辦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對群眾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答,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同時,發放病蟲害預測與綜合防治等技術資料,講解春耕生產技術及備播知識,確保技術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全面提高農民科學化種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