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恢軍)下半年,柞水縣通過打好“四大保衛戰”,嚴肅整治“五亂”問題,建立健全秦嶺長效保護機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縣上圍繞新修訂的《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嚴格執行“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舉措,扎實開展“散亂污”企業和砂石運輸專項整治,確保藍天永駐,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0天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河道“清四亂”和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確保碧水長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持續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固體廢物專項整治,強化污染土壤治理和生態系統修復,確保凈土芬芳;統籌抓好造林綠化和山體、植被、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保護工作,扎實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確保青山常在,完成綠化造林5.2萬畝,新修加固堤防1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努力彰顯寧靜和諧美麗的生態本色。
嚴肅整治“五亂”問題。嚴厲查處亂搭亂建、亂砍濫伐、亂采亂挖、亂排亂放、亂捕亂獵等破壞環境違法行為,完善全方位監測預警機制,強化事前監管和源頭防范,強化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堅決遏制“五亂”問題發生。
建立健全秦嶺長效保護機制。不斷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嚴肅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全面壓實“網格化”管理責任;不斷健全常態監管機制,加快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制定和“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嚴把項目準入關口,推進部門執法協作、信息共享、聯合懲戒;不斷健全問題整改機制,滾動建立環境保護問題清單,制定方案、明確時限、銷號管理,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