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南星)柞水縣將鄉村少年宮建設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合資源、建隊伍、顯特色、強機制”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立德樹人的新路徑,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該縣按照“省上支持一點、市上補助一點、縣上撥付一點、社會募集一點”的方式,積極落實項目建設資金,實現9個鎮辦鄉村少年宮全覆蓋。根據教師專業情況和學生興趣愛好,有針對性購置設施設備,開設相應社團,充分滿足學生多元化興趣愛好需求。堅持“一室多用”,通過對老舊校舍再利用、升級改造多功能室、添置相關設施等方式,花有限的錢,辦更多的事,讓鄉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按照“校內為主、專業為輔、社會參與”的原則,強化鄉村學校少年宮師資力量建設。依托現有師資力量,建立專職輔導員隊伍。定期選送骨干輔導員到省、市、縣培訓,造就一批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隊伍,用活用好校內教師資源。從文藝團體、省市高校、學生家長中,發掘聘用專業輔導員,彌補校內輔導員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廣泛吸納有專長的文化志愿者、民間藝人、“五老”人員到學校少年宮兼職輔導員,常態化開展文藝支教、心理輔導、道德實踐等活動。廣泛開展“開學第一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習美德少年”“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以樂促智”,結合柞水特色和學校實際,在少年宮開辦漁鼓興趣班、根雕特色課。結合實施“中華文化基因傳承工程”,把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少年宮辦學中,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規范漢字書寫、小小百家講壇等活動。
建立了“255”研學旅行工作體系,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自然,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建立鄉村學校少年宮、文明校園和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學習交流機制,定期組織開展考察學習會、現場觀摩會、成果展示會,著力提升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