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遠朋)今年以來,柞水縣圍繞傳統產業賦能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構建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工業經濟新格局,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該縣全面落實《“五上”企業激勵獎勵辦法(試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百人包百企”活動,堅持一企一策,落實運行保障、運行監測、援企穩崗等措施,實現重點企業穩產、建成項目達產、半停產企業復產;深入開展企業達產達效大比武活動,實行工作紀實制度,建立工作臺賬,每月匯總分析并進行通報;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推進大西溝及下游關聯企業復工復產,強化規上企業培育,確保全年新納規企業不少于6家,力爭達到8家。
縣上建立了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培育庫,用活用好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積極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技人才能力培訓,鼓勵企業建立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開發應用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增強市場競爭力。支持有市場、有效益的規模以上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優化產能,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盤龍二期技改等項目順利實施。圍繞主導產業和重點區域,高密度、高頻率開展“點對點”招商活動,努力招引一批重大工業項目落地實施。依托產業鏈加大招商力度,延伸工業上下游產業鏈條,設立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標準,促進園區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同時,聚焦“四大產業增長極”,圍繞新材料、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策劃、包裝一批精品項目,積極發揮環境和區位優勢,鼓勵外地企業把“實驗室”“辦公室”搬到柞水,發展總部經濟。積極利用蘇陜合作機遇,吸引東部企業產業轉移,與南京市、高淳區合作發展飛地經濟,注重引進高科技企業,積極協助企業搭建產學研平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