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46億元的項目全面開工,征集群眾需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500多件,創新舉辦百名書記講黨課、百個典型作表率等“八個一百”活動900多場次……一個個項目的實施,一場場活動的開展,集中體現了柞水縣黨史學習教育煥發出的強大力量。
柞水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在全縣范圍內扎實開展“惠民生、辦實事”“曬承諾、比作為”“解難題、紓民困”“三大行動”,讓全縣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實際成效。
曬承諾 比作為 支部帶頭作表率
4月21日,縣醫療保障局黨支部深入柞水縣紅巖寺鎮開展“學黨史踐初心·辦實事暖民心”活動。活動當天發放了千余份宣傳資料,為基層群眾180多人解答了看病就醫、住院報銷等政策,解決了35件群眾看病就醫報銷、慢病及兩病辦理等問題,解決了9個基層衛生院醫保經辦問題。
據了解,柞水縣堅持縣委常委班子帶頭,各級黨委(黨組)、黨支部,堅持“心系群眾辦實事,立足崗位開新局”公開向群眾作出承諾,圍繞承諾事項拿出一批為民硬招、實施一批民生項目、化解一批矛盾糾紛、破解一批發展難題的“四個一批”的比作為活動,掀起了為民辦實事熱潮。
解難題 紓民困 黨員實干送溫暖
“我們這一個棚要掛4000多個菌袋,兩人忙活得三天才能掛完,今天縣市場監管局和社區黨員干部一天就幫我掛完了所有菌袋,給我們幫了大忙,真正為群眾辦了實事、辦了好事。”說起縣市場監管局黨員干部們到木耳大棚里幫忙的事情,杏坪鎮柴莊社區群眾李顏秀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柞水全縣黨員開展了每年至少承諾為幫扶群眾辦一件實事、每季度下基層開展一次調研活動、每月到村開展一次“解難題、紓民困”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危房改造、道路硬化、農田水利、農村環境整治、農村低保等民生問題。
惠民生 辦實事 件件落實暖民心
入夏以來,柞水縣城區二小跨河大橋的建設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處可見來回穿梭的卡車,同步作業的挖掘機以及工人們頂著炎熱的天氣忙碌的身影……“這座橋,到9月10日完工,建好后,將在很大程度上節約孩子們上學時間,方便他們入校,這真正是為民辦實事的項目。”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楊冠軍說,為了加快工程的建設進度,建設單位倒排工期,與牽頭單位柞水縣科教局形成了部門齊抓共管、共同參與、共同促進的良好局面。
城區二小跨河大橋的修建只是柞水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展“惠民生、辦實事”行動的一個縮影。今年,柞水縣圍繞“十四五”規劃和今年縣“兩會”確定的年度民生工作,重點抓好城區第四幼兒園(擴建)、縣城迎賓大道人行天橋、陽光花園小區環形道路工程等15個民生項目的推進落實,把黨史學習教育真正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張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