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遠朋)今年以來,柞水縣按照“產業支撐、園區承載、城鎮帶動、融合發展”的要求,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縣經濟運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強化產業支撐,筑牢縣域發展壓艙石。圍繞“一主兩優”“一村一品一主體”產業發展架構,加快推進木耳、香菇、核桃等特色產業發展,建成木耳菌包生產廠5個,新建金木耳種植示范點4個,建成木耳大棚1800個、生產基地60個、專業村45個,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完成野生科管連翹1200多畝,規范化種植連翹600多畝,培育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提升“一村一品”示范村25個,建成鄉村旅游示范村30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20多家。
強化園區承載,把穩縣域經濟定星盤。始終堅持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產業集聚、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質量的基礎性工作,先后建立小嶺工業區、縣域工業集中區2大龍頭園區,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了園區道路、垃圾處理、河堤及污水管道建設,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全力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園區發展,培育了大西溝礦業、智達、鐵力耐特等一批重點龍頭企業,盤龍藥業成為全市首家本土上市企業,工業園區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堅實平臺。
強化城鎮帶動,提升縣域經濟輻射力。加快縣城中心片區改造和縣城功能提升改造,城區建成面積由5.8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到54%,按照“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的模式,大力推進重點鎮、文化旅游名鎮、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千方百計強基礎、拓功能、提品位、美環境、促統籌,建成29個美麗宜居示范村鄉村和26個新農村示范村,朱家灣村和金米村分別榮獲“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稱號,新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
強化融合發展,構建縣域經濟新格局。致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重點推動木耳飲品、木耳休閑食品、木耳保健品等加工端系列產品發展,成功引進“柞水木耳中試城”產業融合融通示范園區等25個總投資27.38億元的木耳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完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鎮村電商服務站點、農產品上行供應鏈體系建設,建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38個,拓寬了農副產品上行通道,2021年上半年全縣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2700萬元,同比增長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