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南曉文)初春季節,翻過雞冠嶺,一棵棵挺拔高大的華山松、油松隨風搖曳;一個個太陽能路燈直立在路旁;一條條平坦的通村水泥路在腳下蔓延;一座座紅瓦白墻繪著彩畫的民居依山而建。小溪兩岸垂柳掩映,美麗的山水風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柞水縣紅巖寺鎮盤龍寺村堅持把秦嶺山水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一院一韻”的總體要求,全力打造“環境優美、人居和諧”的美麗山村。
該村通過廣播、微信群、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宣傳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動員群眾積極投入環境衛生整治,建立完善紅黑榜制度,實行環境衛生文明戶、文明院落評比活動,落實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對河道、路邊、院落等重點區域“臟亂差”下茬整理。據悉,村上投入環境治理資金60多萬元,發放垃圾桶500多個,美化綠化村內道路1000多米,清理河道10公里。改廁改圈130處。老舊房屋提升38戶114間,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村民陳雙文的女兒回家,找不見自己的屋在哪兒了?在她的記憶里,家門前是廁所豬圈,一個大土堆,房前屋后堆滿了雜物,而現在變成了一排整潔美觀的花墻,里面栽種著花卉,房面破舊的小青瓦變成了紅瓷瓦,潔白的墻面繪著山水彩畫。他高興地說:“一年時間,家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爸爸媽媽也養成了講衛生的習慣,穿著也整潔了。”
盤龍寺村環境越來越好,受到許多投資商的青睞。招商引資7000萬元建成了小黃溝花崗巖石材廠,現已投產,吸納本村和周圍50多名男女勞力就地就近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總投資6000萬元的大美樹石材廠已完成了征地工作,一條長7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正在加緊施工,這條路的建成,將解決盤龍寺、正溝兩村3000多人的出行難題,使正溝村400多戶村民出售農副產品不再肩扛背馱、翻山越嶺,被兩村群眾稱為“產業路、致富路、小康路”;引資1000萬元的橡膠廠正在籌建中;引資400多萬元發展車厘子產業,計劃栽種車厘子50畝,著力打造“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產業園區建設,吸納30多名脫困戶在產業園區務工,人均增收2000多元。
如今的盤龍寺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淳樸和諧的鄉土風情,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持續引入的招商引資項目,為鞏固鄉村振興示范村成果再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