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夏天已至,但春的氣息仍未走遠。
5月17日,記者行走在柞水縣下梁鎮G211國道西側的幸福林帶,陽光透過樹葉投下斑駁光影,色彩繽紛、風景如畫。從這里向東看,干佑河碧綠的河水一路流向遠方;向南望去,三三兩兩的市民邁著悠閑的步子,沒入蔥郁的林間小道;目光中央,是一條筆直寬闊的林帶,各式各樣的樹木錯落有致,林間花香襲人。
這個林帶是柞水今年的城市建設項目之一,歷經3個多月,終于初見雛形,成為縣城最大的城市林帶。
一頭連接幸福,一頭連著未來。
3.7公里,十幾萬株綠植,幸福林帶之中蘊藏著柞水人民追尋幸福的美好期許。
曲徑通幽的林間小道上,沙坪社區1組的馬飛一邊散步一邊用手機記錄著沿線美景。
“之前這里的環境很差,沿線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現象十分嚴重,出門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就盼著能早日改變。現在好了,你看清清爽爽,早晚來鍛煉的人多著呢。”馬飛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幸福林帶于今年2月開工建設,邊拆邊建,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計劃5月底建成。”柞水縣住建局副局長楊博說。
去年以來,柞水縣按照全市“兩拆一提升”行動總體安排,采取短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規劃沿線業態的方式,取締沿線汽車修理商戶13家,拆除各類違章廣告牌230個、圍墻19處1986米、違法建筑17處5140平方米,同時埋設排污管網2.1千米,鋪設人行步道3900平方米,種植各類喬木1500株、灌木17萬株,建成5個綠化節點,硬化園路320米,綠化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徹底改變了該路段的對外形象。
這只是柞水縣扎實開展“兩拆一提升”行動的碩果之一。
除了對城市主干道進行提檔升級,柞水縣還聚焦老舊街巷改造,打通城市毛細血管,讓廣大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新立的指示牌、眾多的綠植花卉、平坦的彩色瀝青道路、干凈整潔的墻體、整齊劃一的牌匾……讓人不敢相信這還是曾經的西新街。
西新街是柞水縣傳統商業集中區,昔日老舊建筑林立,布局凌亂,道路破損,環境較為臟亂。為此,柞水縣廣泛吸納群眾意見,狠下決心,啟動實施“兩拆一提升”行動,拆除違建54處1900平方米,拆除臨街老舊防盜網400多個,拆除各類線桿30多根、表箱170多個。
“以前也修修補補,但這次不一樣,老街徹底大變樣了,環境也美了!”5月18日,站在西新街,耳邊不時傳來過往行人的稱贊聲。
位于柞水縣城南關的農機路,以前路面坑坑洼洼,臨街的樓房因為年久失修,不是墻皮脫落就是漏水,經過“兩拆一提升”行動,附近269戶居民徹底告別了基礎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柞水縣以建設“三高三區”新柞水為目標,通過實施五大工程,著力建設更加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以‘拆、建、用’為重點的城市更新行動,吸引更多游客來柞水康養旅游,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為商洛‘一都四區’建設貢獻柞水力量。”柞水縣住建局副局長潘文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