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春苗)今年以來,柞水縣大力推進交通事業發展,全力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交通+”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城鄉間雙向流動、高效運轉,持續為鄉村振興構建新格局,注入新動力。
“交通+電商+特色農業”,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隨著現代流通體系的網絡在鄉村地區全面鋪開,柞水巧借“交通+”注入的新活力,將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持續挖掘“小木耳,大產業”品牌,輔以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流動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為農產品“飛”出山村、“飛”進城市創造了更多可能,提高市場覆蓋的廣度和深度,真正讓鄉村發展騰飛起來。
“交通+文化+文化旅游”,創造鄉村振興新模式。四通八達的交通更加為人民群眾創造了“詩和遠方”的驚喜,需求也正在以更強勁的力量拉動供給,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柞水縣充分發揮“交通+”創造的便利條件,開創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綠水青山、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奇山異景成為新時代的旅游勝地、網紅景點,讓民宿產業、非遺文化、生態觀光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讓貧困群眾吃上了“生態飯”“文化飯”“旅游飯”,徹底“摘窮帽”“拔窮根”,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交通+就業+公益崗位”,構筑鄉村振興新基礎。隨著道路的繼續通達,鄉村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將迎來新變化、新機遇。柞水密切聯系群眾需求,深入挖掘“公路+”帶來的新特征、新需求,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就業創業機會,無論是道路的巡查路面、平整路肩、排除積水,還是快遞收發,這些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都優先向貧困群眾傾斜,不僅是向貧困群眾雪中送炭,更是為鄉村振興筑牢基礎,讓鄉村振興的基本盤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