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梅林海)今年以來,柞水縣借助科技部幫扶團東風,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多渠道引進專家團隊、廣領域爭取科技項目、深層次開展科學研究,以科技賦能助推鄉村振興譜寫新篇章。
科技引領促發展。柞水縣完善部、省、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四級聯動”工作機制和科技系統東西部協作機制,堅持縣、鎮、村三級建設規劃一體化,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先后促成130多個部、省、市科研項目落地,推動產業區域聚集、全員覆蓋;建成以柞水縣為核心區的商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集科技研發、生產、孵化、示范于一體,成為科技服務鄉村振興一張靚麗的名片;打造出西川農業科技示范區,形成全市科技要素最為集中的園區格局,逐步成為科技示范的樣板。
科技支撐顯成效。柞水縣持續發揮以李玉院士為首的柞水木耳產業創新發展科技助力團作用,聚焦木耳產業,研發本地木耳品種6個,研發木耳即食食品、健康飲品、功能食品等高值化產品11個,實現產值超億元的產業鏈效益提升;對接國內中藥材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產業協會等科研院企,開展中藥材良種繁育、高品質藥材種植基地建設等,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添加后勁;落實項目經費9700多萬元,對木耳、中藥材和康養等優勢產業,實施產業鏈的補鏈、延鏈、強鏈,開展全鏈條設計;對木耳深加工產品研制、研發的木耳飲品、木耳掛面、木耳小食品等系列已經進入市場,有效提升了當地“造血”能力。
科技服務強保障。柞水縣堅持同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蒲性核鶎<覍涌萍夹枨螅鉀Q科技扶貧技術難題,采用“一人一村(企)”的模式下派到鄉村和企業開展技術指導,實現了脫貧村和科技型企業特派員全覆蓋,一批批產業技術能人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為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制定管理細則,規范化管理,落實專人負責,定期督查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等情況;選派工作人員現場觀摩學習管理工作,組織專題科技計劃項目實施與管理推進會等,有效提升了縣內鄉村振興人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