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賴光亮 辛寧俠)近日,柞水縣小嶺鎮村民蔣某父親過世,他本來想著自己長年在外,平時鄰里親戚家中有事都未能幫上忙,這次辦理父親的喪事,他想用點好煙好酒招待鄰里朋友。最終,經縣、村紅白理事會的人到家里勸說,蔣某打消了這個念頭,按照當地標準招待親朋好友。
“以前村里很多人好面子、講排場,遇到紅白事都喜歡大操大辦。自從村里有了紅白理事會,引導大家移風易俗,規定了紅白事的辦事流程、辦酒桌數等,盲目攀比的風氣明顯減弱了,大家的負擔減輕了。”提起村里的鄉風變化,蔣某贊不絕口。這只是柞水縣紅白理事會勸說制止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柞水縣按照政府主導、民政主推、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群眾響應“五位一體”要求,提升基礎服務設施,創新推進服務方式,引導群眾自覺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縣政府籌資160萬建成黃金移民小區紅白事用房,與友邦廚師隊聯合置辦桌椅板凳、餐具灶具,免費為小區425戶1700多人提供服務;推行“1+N”督導服務機制,由柞水縣惠民紅白理事會牽頭,對全縣82個村(社區)、473個村民小組進行全面走訪調研,修訂完善各村紅白理事會章程和村規民約,編寫《柞水縣婚俗喪俗工作指南》,規范婚喪喜慶事宜辦事流程、宴席隨禮標準等;發揮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的作用和力量,督促指導村民依章辦事、依規辦事,加強行業協會約束和監管,讓“我想怎么辦就怎么辦”的風氣轉變成“我們村就這么辦”的正氣;嚴格落實“兩報告一承諾”制度,明確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除陋習、樹新風”,徹底改變陳規陋習,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形成風清氣正、文明和諧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