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黨營章)今年以來,柞水縣司法局積極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五舉措”深化平安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柞水縣司法局結合平安建設暨“九率一度”提升“送法送戲鎮村行”“每月一主題”法治宣傳和“3·15”等重要時段,組織宣傳鄉村振興和平安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截至目前,送法送戲巡回各鎮辦演出80余場次,各司法所在集市、移民搬遷點、法治廣場等人員聚集地和學校等重點場所開展法治宣傳120余場次,發放各類宣傳品3萬余份,發送平安建設短信6批次50余萬條,投送平安建設微信朋友圈廣告8萬余人次。
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深入開展“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活動,鞏固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積極開展“學法用法示范戶”“普法標兵”“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商洛最美法律明白人”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共調整“法律明白人”12人、推選“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1人,開展“法律明白人”業務知識培訓15場次,2名優秀“法律明白人”被命名為“商洛最美法律明白人”。
防范化解矛盾糾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選優配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加強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柞水縣司法局發揮鎮辦、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建立并落實村(社區)調委會每天一次、鎮辦調委會每周一次的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和回訪制度。確保“小事不出片區,大事不出村鎮,矛盾糾紛不上交”。今年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874件、化解872件,回訪已化解矛盾糾紛367件。
加強重點人群管理。柞水縣司法局嚴格落實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規定,規范社區矯正執法文書,組建社區矯正志愿服務隊伍,重點加強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工作。建設社區矯正對象公益活動基地、警示教育和紅色教育基地9個,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公益活動或警示教育活動,投資50余萬元在下梁新城建設200余平方米的智慧矯正中心。出臺《柞水縣安置幫教工作規范》,與工會、婦聯等組織協調配合,幫助解決刑滿釋放人員在生產、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56名在矯對象思想穩定、社區服務成果初見成效。
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柞水縣司法局提升鎮辦、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服務規范化水平,統籌提供法律援助、律師、公證、行政復議等法律服務指引。推進“互聯網+法律服務”工程,構建公共法律服務新機制、新平臺、新渠道,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認真落實公證、法律援助“綠色窗口”“最多跑一次”“上門服務”“預約辦證”“延時服務”等便民利民惠民舉措。充分發揮群眾在鄉村治理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讓群眾的法律問題在“家門口”得到回應和解決,共同營造積極向上、安定有序的鄉村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