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孟祥濤)截至今年11月底,柞水縣已累計向各村(社區)提供法律服務440多次,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620多件,處理群體性、敏感性案件2件,調解糾紛35件,舉辦法治講座88場次,挽回群眾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柞水縣積極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方法,深入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目前,已實現了全縣為民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覆蓋,有效提升了村(社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
保障推進。整合全縣12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法律服務主體,擔任82個村(社區)的法律顧問;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上級專項資金,保障全縣村(社區)法律顧問的薪酬及宣傳、培訓、辦公、獎勵等工作經費及時到位;縣司法局牽頭組織實施,各基層司法所抓日常管理,法律顧問負責具體落實,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按照合理配置資源、政府購買服務、誠實守信盡責、保守工作秘密、接受考核監督原則,組織法律顧問開展工作。法律顧問通過為村(社區)管理提供法律意見、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開展法律體檢、參與人民調解、開展法治宣傳,提升基層群眾依法辦事、依法維權、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規范服務。要求法律顧問每月到村(社區)服務不少于2天,每季度開展法治講座不少于3次;建立工作臺賬制度,為每名法律顧問印發了《工作紀實手冊》,實行一次一記、一村一卷,并以此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確保法律顧問工作的規范性和延續性;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制定顧問信息公示牌,并將公示牌懸掛在村(社區)顯眼位置,方便村民與法律顧問溝通聯系;建立溝通聯系制度,各村(社區)確定一名聯絡員,及時收集整理各村(社區)和群眾的法律需求,及時與駐村法律顧問進行聯系溝通;建立考核評價制度,每季度對“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抽查,年終結合抽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提升質效。縣司法局成立專項督導檢查組,不定期深入全縣村(社區)進行明察暗訪,及時發現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并督促整改到位。圍繞法律顧問執業紀律規范、行業獎懲、履行職責、業務檔案記錄、受聘單位工作鑒定等方面,建立對法律顧問業績考核和績效評價制度。對考核評價為優秀的,在約定基礎薪酬上再給予獎勵;對不合格者,不予給付基礎薪酬并解除法律顧問合同。將考核結果與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及其所在法律服務機構的評優樹模和年度考核掛鉤,以此規范服務行為,改進工作方式,確保服務質量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