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趙 珍)12月4日,柞水縣組織縣生態委成員單位在迎春廣場開展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宣傳活動,引導大家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建共享美好家園。今年以來,柞水縣堅持思想鑄廉、制度護廉、正風倡廉、服務助廉同向發力,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深走實。
柞水縣堅持思想鑄廉,筑牢清廉“防火墻”,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將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進行深度融合,突出生態環保特色,深入學習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文件精神,學習內容更接地氣、更富成效。日常抓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引導生態系統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柞水縣堅持制度護廉,系緊清廉“安全帶”,探索建立責任清晰、運行規范、監督到位的責任體系,嚴格執行《規范管理厲行節約提高效能優化服務若干措施》《生態環境系統企業環境幫扶制度》等制度。創新設立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基金并印發《柞水縣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基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生態文明建設財務管理、優化管理流程、防范廉政風險,持續完善生態環保綜合管理系統,強化績效導向管理,健全差異化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規范生態文明建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確保成果獎勵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縣上堅持正風倡廉,常念清廉“緊箍咒”,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抓好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等“關鍵少數”,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和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等制度,以決策權、人事權、財務權等為重點,通過找到關鍵點、解決薄弱點、控制風險點3個步驟,查糾問題隱患3處,已全部整改到位。今年以來,立案24件,罰款167.52萬元。
柞水縣堅持服務助廉,鍛造行業“排頭兵”,把清廉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相結合,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宣講會、懇談會、座談會,上門送政策、送技術,向企業精準提供環保政策法規、企業環境管理提升等指導幫扶70多次,紓難解困辦實事100多件。緊盯全縣年度重點項目,開辟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堅持容缺受理,專班負責、主動對接、全程跟蹤,實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評估,進一步壓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審批時限,“一路綠燈”支持大項目、好項目、綠色項目,助推項目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