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周成全 張耀榿)“縣委開展的‘師帶徒’行動就如引航燈,給了我信心和希望,通過導師先進的理念、成功的經驗、嚴謹的工作態度,帶領我進步成長。”4月8日,在柞水縣召開的“師帶徒”1234行動會議拜師儀式上,幫帶對象杏坪鎮聯豐村黨員劉松激動地說。
近年來,柞水縣聚焦年輕干部培養,創新實施“師帶徒”1234行動,助力年輕干部成長。圍繞“誰來帶”,縣上出臺了《柞水縣師帶徒1234行動實施方案》,實行10名40周歲以下正科級干部、20名35周歲以下副科級干部、30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40名農村黨員,分別與100名縣級領導、縣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領導班子成員及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建立了結對幫帶關系,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閱歷廣、經驗多的優勢,通過精準幫帶,讓年輕干部少走彎路、加快成長。圍繞“如何帶”,柞水縣堅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崗而異,實施“精準化”“菜單式”培養,設置幫帶課程,“一人一策”制定幫帶計劃、“一人一檔”建立成長檔案,注重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信訪維穩、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中,落實具體幫帶措施、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幫帶對象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基層群眾、防范化解風險等能力本領。圍繞“怎么考”,縣委組織部門推行“五個一”工作法,幫帶干部記一本幫帶日志,導師和幫帶干部每月共同參與或完成一項工作,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每半年開展一次評議,每年開展一次總結會議和“雙向評議”工作機制,督促導師每月安排幫帶課題,每半年根據師徒完成任務情況開展評議,全面晾曬業績,依據幫帶對象的工作貢獻、特色亮點、調研成果等指標,分層次、分類別制定導師幫帶排名,選樹一批優秀導師和幫帶對象,選樹評比結果作為評先評優、職務職級晉升等重要參考,確保幫帶機制穩定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