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方 艷)5月21日,筆者從商洛市生態環境局柞水縣分局獲悉,柞水采取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辦法,先后爭取3600萬元中央和省上環保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資源化、減量化”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走出了適合本縣實際的農村污水治理管護創新路子。
農村污水治理,污水收集是基礎、方式方法是關鍵。針對村民聚集區、移民安置點的污水,采取進行管網收集后修建小型污水處理站的方式進行集中處理;針對居住分散的農戶,則實行收集后資源化綜合利用或進行衛生廁所改造的方式進行處理。截至目前,柞水已建成農村污水處理站33座,配套管網30余公里;污水資源化綜合利用設施12套;改廁28108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7.6%。全縣農村污水治理率53.2%,高于全市污水治理率平均水平。
針對污水處理站的后期運維和管理,柞水創新思維,實施了“社會化管理、企業化運作”的模式,公開招標引入專業技術公司進行污水站運行維護。近兩年來,政府先后投入329.5萬元用于農村污水站的改造提升和運行維護,并安裝了智能監控系統,實現了全縣農村污水處理站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