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黨率航)10月15日,秦嶺國家植物園科研團隊在柞水基地成功對長序榆、翅果油樹、秦嶺冷杉3種共90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苗實施野外回歸。
秦嶺國家植物園科研中心副主任李亞利介紹:“本次回歸自然的植物由秦嶺國家植物園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努力,從野外采集種子并進行人工繁育培育。這3種植物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二級。”
據了解,長序榆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珍貴樹種,在地質上屬第三紀植物,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2020)和中國高等植物受威脅物種名錄等列為瀕危物種,在我省僅存5棵野生植株。近年來,秦嶺國家植物園開展《珍稀瀕危植物長序榆的綜合保護》項目,經過長達3年的種子采集,以就地和遷地保護形式,成功繁育長序榆2000多株,已在秦嶺腹地選址回歸一批長序榆幼苗。
翅果油樹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是第四紀冰川期殘存的中國特有植物,也是與恐龍同齡的植物“活化石”。2019年以來,秦嶺國家植物園實施《秦嶺地區受威脅植物翅果油樹綜合保護》項目,擴大翅果油樹種群數量,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苗圃培育了1500多株翅果油樹幼苗。
秦嶺冷杉是松科冷杉屬植物,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的中高海拔秦嶺山區,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
“本次的回歸點選擇在柞水縣,是基于前期對三種植物原生環境和對柞水縣生態環境全面調查,科研人員經過對比后,發現生態環境基本相似,有利于持續開展保護和研究工作。”李亞利表示,“科研人員將對回歸自然的植株開展長期監測,以科學手段推進秦嶺生態保護、促進珍稀瀕危植物自然繁殖,進一步擴大植株分布范圍、增加分布數量、降低野外滅絕風險,維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促進珍稀瀕危植物重回秦嶺懷抱,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