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位于柞水縣的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木耳精釀啤酒生產車間,現代化的生產設備高速運轉,灌裝線上木耳精釀啤酒整齊地排列。經過封蓋、貼標等工序,一瓶瓶包裝精美的木耳精釀啤酒便誕生了。
“中博企業生產的福波斯木耳精釀啤酒,采用德國精釀啤酒標準生產工藝,引進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首次在精釀啤酒中加入木耳多糖成分,將木耳的提取物與啤酒進行了有機結合,有效延伸柞水木耳產業鏈,提升柞水木耳產品加工轉化率。”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錦漪介紹。
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科研、生產、培育、精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近年來,公司按照“綠色食品+大健康”的思路,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不斷“補齊補強”木耳全產業鏈,現已建成木耳多糖及益生菌生產、木耳精釀啤酒生產項目,利用木耳自身的獨特風味和健康益處,創造了一種新型健康飲品。
“目前生產線設計產能為日產10噸精釀啤酒,今年還繼續增設瓶裝生產線,擴容之后的生產線產量可達之前的2到3倍。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政府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貸款利息補貼40萬元。”何錦漪說。
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約3億元,建設了5個木耳菌包生產基地,采用工廠化生產、專業化選育、規模化產出的經營方式,實行“園區+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耳農提供菌種、菌袋以及技術服務,促進木耳產業發展,現已通過就業、種植、培訓、分紅等多種方式吸納全縣60%的群眾參與木耳產業項目。
“我是2019年來的中博公司,在那之前呢,一直在外地上班,離家比較遠,現在就是在家門口上班,離家近,既能照顧上老人和小孩兒,每個月還能有穩定的收入,希望公司越來越好,這樣就能給更多的人提供更長久的就業機會。”陜西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員工陳賢花高興地說。
群眾依托“小木耳、大產業”,日子越過越紅火。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自2018年新建木耳大棚種植木耳以來,木耳種植從當初的143萬袋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170座大棚、500萬袋木耳種植規模,并引進了農業龍頭企業5家,建成了木耳大數據中心、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菌包生產廠和年產1000噸的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全村有160多戶650多人參與木耳種植產業,戶均增收1.5萬元,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益達60萬元,真正把“小木耳”做成了群眾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近年來,柞水縣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品牌化營銷”的發展思路,實施木耳產業“六大行動”,全力做強“小木耳”,群策群力發展“大產業”,先后建成西川、金米兩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木耳大棚1500個、年產2000萬袋的菌包生產廠5個和木耳分揀包裝車間10個,累計發展木耳4.63億袋。
同時,柞水縣搶抓科技部定點幫扶機遇,聯姻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設立李玉院士工作站,選育柞水木耳優生菌種5個,系統研發木耳鍋巴、木耳醬、木耳下飯菜、木耳代餐粉、木耳羹、木耳益生菌、木耳啤酒等精深加工產品22類98種,“柞水木耳”品牌價值突破53.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