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春苗)3月23日,筆者從柞水縣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獲悉,近年來,柞水縣緊扣“工業倍增”目標,以工業園區為主戰場,創新實施“規劃引領、機制護航、服務賦能”三大工程,通過“強載體、優生態、聚產業”三向發力,全面激活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截至目前,柞水縣工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縣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0.37%。
創新機制強保障,構建產業發展“強磁場”。柞水縣實施“政策+機制”雙輪驅動戰略,堅持頂層設計突破,出臺《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區30條措施》《支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創新設立產業鏈發展基金,推出“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單;堅持攻堅機制護航,柞水建立縣級領導包抓、閉環落實推進、風險動態排查、定期研判預警、紅黃榜晾曬、責任追究倒逼“六位一體”推進體系,對全縣重點項目實行“日調度、周會商、月通報”,解決用地審批、融資貸款等堵點問題。
優化布局筑根基,打造產業承載“硬平臺”。柞水縣按照“一區兩園三集群”空間布局實施提質擴容行動,圍繞規劃體系升級,精心修編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編制新材料、健康醫藥、綠色食品三大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劃定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區、企業加速器等功能板塊;聚焦基礎配套攻堅,新建、盤活標準化廠房8.1萬平方米,助力企業“拎包入駐”,配套建設物流專線、人才公寓、共享實驗室等設施,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
精準服務聚要素,厚植企業發展“沃土壤”。柞水縣創新“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繪制重點產業鏈圖譜,建立“鏈主企業+配套企業”協同機制,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讓產業集群在本地完成配套,推行“標準地+承諾制”供地模式,加強要素保障,實施“候鳥工程師”計劃,通過建立省級專家工作站,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培育本土技能人才,構建良好人才生態,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