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奉獻"滿滿干貨"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攜手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中國(渤龍)影視產業基地共同舉辦的“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日前迎來了它的“第四載春天”。研習班旨在立足國際視野、培養中國青年編劇、助推中國電影新力量的“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每年邀請200位優秀的青年編劇和導演匯聚一堂,聆聽享譽海內外的編劇大師傾囊相告,和電影行業精英交流探討,為了更好的用指尖施展魔法,寫出撼動人心的好故事。
在3月2日晚舉行的“撼動世界影史的中國‘江湖’”沙龍活動中,來自香港的知名編劇張炭和在座的青年編劇熱烈互動,不僅解析了“武俠背后的故事”,更在現場為青年編劇頻頻送上“干貨”,編劇的好的靈感如何誕生?編劇和導演的關系是什么?眼下的影視圈最缺乏的題材和類型是什么?張炭毫無保留和盤托出,讓高級研習班的青年編劇們一直表示受益匪淺。性格豪爽的張炭還現場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期待和所有年輕電影人隨時溝通,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編劇的初心將真誠放進電影這個容器
作為香港影視界的知名編劇,張炭的作品包括港片輝煌時代的《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黃飛鴻》系列,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呂布與貂蟬》《新龍門客棧》等等。其中,他與徐克導演合作的多部武俠片,構筑起光影中肆意縱橫的俠義世界。現場有青年編劇感慨當年的武俠片在講“俠”,而現在很多所謂的武俠作品只是在打。張炭說:“其實我們當初做電影《新龍門客棧》,初衷并不偉大,大家僅僅是按照一部商業電影去操作的。我們想通過人來人往的客棧來表現各種各樣的人,只不過我們套用了武俠的精神在里面。”
但如今各種各樣的電影類型都有市場,張炭表示作為編劇,其實是萬變不離其宗,靈光乍現的創意都來自長期以來的積累,沒有人能憑空寫出好故事。“創作最簡單,但卻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初心。這一瞬間你有什么想法?可能是對自己或者對某一事件的直觀感覺,把這個感覺放到一個好的容器里,這個容器就是電影。可以是武俠片,可以是愛情片,也可以是驚悚片。但容器不同,里面對內容的要求是一樣——它是不是瓶健康的水。對于電影來講,它需要是有意思、有情感、有情懷的。”
寫故事的靈感從而來?張炭說,你15歲時看了一幅畫,22歲時聽的一首歌,33歲看了一幅漫畫,這些經歷可能在某個時刻共同產生化學作用,沒有靈感是憑空跑出來的。他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所以千萬別在動筆之前就想,我要寫一部經典,那樣你肯定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因為你不真誠、不坦白,你不是真的有話要說。”
編劇的修為開卷有益 吸收一手資料
多看書、看電影還是看電視劇?對于編劇平時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問題,張炭沒有常規性地推薦給大家幾本書和幾部電影,而是說好的不好的都要涉獵,“因為失敗的經驗很重要”。他說:“什么書都應該看、什么電影都應該看,成功的經驗很寶貴,失敗的經驗更寶貴。一定要展開‘無限的閱讀’,這個閱讀不僅是書本,比如音樂、電影、電視劇都可以。”
但他還是傳授給了編劇們讓自己受益無窮的“私貨”——莎士比亞的劇本,金庸的小說。“這兩個人把人物關系寫到了極致,兩個人的作品應該作為編劇的工具書來使用。特別是作為電視劇來講,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不停變化的人物關系,從《上海灘》到《甄嬛傳》都是這樣。此外,還要有極端的情節設計,莎士比亞的舞臺劇厲害的地方就是,每一部都有極端的情節。”張炭欣喜地看到,這種莎士比亞式的戲劇結構已經開始在國產電視劇中嘗試,“最近我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結尾,小秦氏的陰謀破滅,她在燒著的祠堂里做了人生告白,這完全是莎士比亞式的處理,讓人很驚喜。”
張炭鼓勵編劇們不要閉門造車,而是“走到外面去寫故事”,他笑說做編劇不要沉迷抖音:“不要總是消化二手材料,我大學是學歷史的,特別講求吸收一手材料,這樣才有價值。其實我們看書、看電影已經是二手材料了,看二手材料我們就要去總結,避免出錯。”
編劇的改變說到底是和導演“臭味相投”
一部影視劇中的導演、編劇和演員,三者孰輕孰重一直以來都被拿來討論。有青年編劇問,“編劇的筆”和“導演的導筒”究竟是什么關系時,張炭沒有糾結,“我個人認為電影就是導演的藝術,我們應該都沒聽過‘電影是編劇的藝術’,或者‘電影是演員的藝術’。導演會告訴編劇需要一個什么故事,告訴演員需要怎樣的表現,告訴攝影師需要怎樣的構圖。一個劇組都是根據導演的要求去工作。說到底,電影是光與影的結合。小說和詩歌才是文字的藝術。”但他強調,導演和編劇也是人與人的相處,我總結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三個關鍵詞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還要‘臭味相投’,這樣大家才能合作好。”
編劇的未來在哪里?張炭笑言,“如果你們將來做了監制、制片人甚至是出品人,當然就掌握了劇本的話語權。但現在你做一個編劇,就是要求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去做劇本,你一定要適應這樣的生態。”張炭早就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說自己在網絡電影領域看到了無限增長點。“我正在做的網絡電影是《斗戰勝佛2》,主演是周柏豪和張馨予。一是現在網大出現了不少好作品,加上我對網絡電影這個領域也感興趣,我覺得它的成長空間是很大的。”
對于什么樣的題材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爆款的問題,張炭說:“如果現在還有人不斷翻拍港片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電影“吃老本”,那就很難成功。我個人覺得動畫電影是大有可為的,但不要做低齡動畫,像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已經有成人的情感觀和世界觀。大家有興趣可以往這個層面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