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晴曾淡出演藝圈十年,近年來“隱形許”似乎勤快了不少,變身“國際許”、“老板許”等,電影《環形使者》驚鴻一瞥,話劇《如夢之夢》演技突破,43歲的年齡卻未見紅顏老去,宛然“逆生長”。許晴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順著天性到現在,外人看來或許閑散是浪費,于她卻是積淀女人氣質的過程,“感謝之前走過的路,我最好的狀態剛剛開始”。而對待愛情、家庭,許晴自認愛情觀幼稚如少女,倒是喜歡孩子,信奉“孩子是女人最好的作品”。
“國際許”?沒障礙
《狂》、《秦頌》、《說好不分手》等曾令許晴紅極一時的作品,在許多年輕觀眾眼中,或許有些陌生。日前,許晴在《環形使者》中出演布魯斯·威利斯的妻子,讓有心人注意到許晴“國際化”變身。
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許晴正在東南亞拍攝一部新電影。她告訴記者:“所謂進軍國際,不過是種巧合。對我來說,沒有國內、國外地去刻意區別,只要劇本夠打動我就行,比如《環形使者》,劇本讓我沉浸其中。之前很長時間沒有演戲,也是因為國內來找的劇本很難有吸引力,我推掉的劇本遠比我接的多。”
當然,對一名演員來說,“國際化”是把雙刃劍。許晴在《環形使者》次數不多的幾次亮相,就遭遇了“花瓶”等批評,許晴坦言,自己確實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不管是贊是彈,真實的聲音我都喜歡。其實,我的戲分剪掉得并不多,觀眾或許覺得我這個人物不完整,沒有那么有力量”。
那些年與海外團隊合作,因語言、工作習慣、文化差異等產生沖突也屢有傳聞,許晴卻表示,自己沒有困擾,反而很享受海外的工作方式,“作為一名中國演員,不能有自卑心理,不仰視、不俯視的態度很關鍵”。出生于外交世家的許晴,1992年北京電影學院剛畢業即赴新加坡拍攝電視劇集《百忍成金》,“那時第一次去,第一天拍戲就感覺很相容,就像在家里一樣。這些年國外工作越來越多,我喜歡那種有秩序的感覺,哪怕有點刻板;我喜歡該關燈完工就休息,特別不同意連軸轉的方式”。許晴也提到,中國演員最大的一點就是適應性強,而對從小英語就不錯的她來說,語言不是問題。
“老板許”?放手干
“國際許”之外,許晴的事業活躍,受益于許晴工作室。不過,對于“老板許”的說法,許晴并不認同。
許晴介紹,許晴工作室更多專注于電影,目前已經買了四五個小說的版權,題材涉及家庭倫理、魔幻等,而許晴本人更像個自在的“撒手掌柜”,“其實‘老板’成分不高,我更多的是完成演員這部分。開工作室的初衷,是因為覺得做演員蠻被動的,現在自己加強原創,尋找好劇本,主動性、可控性強了很多;這和談戀愛一樣,不能光被動等待。要說變化,以前一部戲拍完就離開,離開這個圈子,現在我們幾乎天天都在談劇本,天天都在講故事,每天都在電影夢中。不過,我做演員這點絲毫不變,團隊各司其職,要讓我當制片人,做一些瑣碎的事,我也不懂,還不如放手。我有自知之明,我這人比較感性,要是參與這些事務,其他人就該瘋了”。
所以,許晴更在意角色的突破,東南亞回國后,許晴即將投入賴聲川8小時極限舞臺劇《如夢之夢》巡演。據介紹,許晴在《如夢之夢》中突破性出演,8小時的演出,她要演5小時,是整出戲中出現時長最長的演員。
觀眾印象中,以往許晴塑造的藝術形象,大多美艷不可方物。許晴坦言,她期待著更多不一樣的角色,哪怕邋遢、不美的,“現在這個階段,我對大反派更熱衷。我更愿意接一些內心戲豐富、彈性空間大、發揮余地大的角色,不要永遠的天使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