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國好聲音》與《2013快樂男聲》大打收視戰,但中央電視臺卻默默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一個馮小剛,就把風光盡收。“小剛炮”和央視春晚,這看起來不僅是不搭,更像是死對頭的組合卻莫名地走在了一起。當“江湖之遠”遇上“廟堂之高”,是否會如期產生化學反應?一切都是未知數。
人在江湖“非誠勿擾”
“既然上頭費了那么大的周折從體制外請來馮小剛,那肯定是要變化的。而馮小剛也不會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一定會在春晚中加入一些馮氏的特色。 ”
馮小剛執導央視春晚,表面看起來是郎有情妾有意,可故事背后卻是否真的非誠勿擾?從馮小剛就職時發表的那句“我就不感謝領導了,因為我頂著罵名干這件事,領導該感謝我”的玩笑話看,有心人或許能聽出其中許多的“弦外之音”。
誰都知道,春晚總導演的職位是個“燙手山芋”。而此次央視打破常規,請來馮小剛執掌春晚大印,背后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的。6月初,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到中央電視臺調研春節聯歡晚會籌備工作時,明確對央視提出要求,春晚是央視主辦,但要作為一個國家項目,動員和組織更多更廣泛的力量參加進來,要有海納百川、浩浩蕩蕩的氣派;要改革導演選聘機制,面向全社會邀聘總導演以及各門類節目的導演。
因此,面對上級領導的指示,央視必須要有應對,于是馮小剛的名字就順應大勢地浮出了水面。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馮小剛接到這個“燙手山芋”之后,第一反應是要推,但礙于人情和江湖規矩,“小剛炮”最終也只能迎難而上。
然而,對于諸多看客來說,馮小剛與春晚之間依然存在著兩大問題。百事纏身的馮小剛是否能夠真心誠意全身心投入春晚之中,這是其一;央視是否愿意徹底放權,交由馮小剛全權操辦春晚,這是其二。馮小剛雖然拿過春晚大印,但春晚的執行總導演依然是央視人呂逸濤,而熟悉央視的人都知道,呂逸濤其實就是哈文執掌兩屆春晚的執行總導演。如此組合之下,馮氏春晚是否只是一場掛著馮小剛之名,卻依然行央視風格之實的“夜宴”,則成為眾多期待春晚改革人士的心頭最大疑問。
電視觀察人、劇評家李星文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在江湖,躲不開廟堂召喚。春晚于馮小剛不是一個輕松的課題:進,一個人改變不了一個染缸的顏色。退,又卸不掉總導演的躺搶義務。”但他對馮小剛此次入主春晚依然抱有樂觀的情緒,“既然上頭費了那么大的周折從體制外請來馮小剛,那肯定是要變化的。而馮小剛也不會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一定會在春晚中加入一些馮氏的特色。”而從馮小剛就職發布會上對央視領導的一番調侃,也看得出央視此次真的是拿出了“非誠勿擾”的氣度。
“甲方乙方”誰說了算
“衡量聰明人和笨人的最大區別就是,聰明人的妥協更睿智一些,笨人只會硬打硬撞。他在這方面肯定是個聰明人。 ”
上世紀早期的春晚,其實審查并不像近年來那么嚴格。像是馬季《宇宙牌香煙》、牛群《巧立名目》和趙本山《牛大叔“提干”》等相聲小品,都通過辛辣諷刺的語言反映出了官場民間的種種社會現象,讓人至今看來都余味無窮。而馮小剛此次執掌春晚,留給觀眾最大的期待就是恢復語言類作品針砭時弊、幽默諷刺的藝術特色。因此一場馮小剛與央視作品審查之間“誰是甲方,誰是乙方”的暗戰,或將成為本屆春晚改革的關鍵所在。
雖然馮小剛是首次執導央視春晚,但這并不是他第一次與央視春晚合作,他曾參與創作過春晚相聲小品,包括《點子公司》、《機器人趣話》等著名節目。馮小剛在發布會上也表達了對語言類節目的期望,“我們希望所有語言類創作者把最想表達、最好玩的東西寫出來,不要自我閹割、自我審查。”足見他會在語言類節目上投下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