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8歲的“春晚福娃”鄧鳴賀因白血病復發去世。鄧鳴賀的爺爺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證實該消息,并透露孫子當日在河北邯鄲老家下葬。鄧鳴賀爺爺鄧慶華告訴記者,鄧鳴賀2013年8月出院后,一直在家中休養,醫生曾告訴他們如果3年沒有再復發就算徹底康復了。沒想到今年春節過后,鄧鳴賀開始感到不舒服,病情逐漸惡化,短短兩個月后,于前天晚上搶救無效離開了。
兩上春晚受關注
鄧鳴賀,人稱“豫劇紅孩兒”,歌舞、戲曲、小品俱佳,曾是河南電視臺2010年度《梨園春》少兒銀獎擂主。擔當2012年春晚開門娃娃走紅。后又登上201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13年春晚后沒幾天,小鳴賀被確診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在北京市兒童醫院接受化療,屬于初期。2013年8月康復出院。2015年4月29日因白血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年僅8歲。代表作品有2012年龍年春晚、《不是我的菜》《剪花花》。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宛如華麗的小福娃,手提大紅燈籠、唱著童謠的鄧鳴賀就這樣拉開了龍年春晚的大幕。零點敲鐘時,又是鄧鳴賀出現在“開門納福”的環節,一步步邁上階梯,一句“開門啦”,打開了龍年的大門,第一個向全國觀眾拜年。這個5歲的孩子,一時成為了全國幾億觀眾的焦點。成為這個焦點,是多少大人都想爭取的榮譽,但未必每個人都能承受這壓力。有意思的是,問起小鳴賀那天緊不緊張,他卻一點不打嗝楞:“不緊張。蛇年春晚,鄧鳴賀帶著妹妹鄧鳴璐一起登上舞臺,表演童趣十足的《剪花花》,被人們稱作“年畫娃娃”。然而蛇年春晚后傳出鄧鳴賀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消息,令全國各地喜歡他們的觀眾揪心不已。
5次化療,幾乎沒掉過淚
2013年3月4日,鄧鳴賀完成第一次化療,病情穩定,并收到兩家企業的200萬元善款。鄧鳴賀接受化療后,頭發被剃光。“一開始他死活不肯,后來我打電話說服他的。”鄧慶華告訴記者,孫子自從2010年就開始留“紅孩兒”的發型,醫生要剃頭時,孫子還大哭一場。在跟病魔抗爭了6個月、歷經5次化療,當年8月鄧鳴賀出院,在老家休養。據介紹,在接受治療期間,小鳴賀幾乎沒有掉過眼淚。沒想到今年春節過后,鄧鳴賀開始感到不舒服,病情逐漸惡化,短短兩個月后,于前天晚上搶救無效離開了。
鄧鳴賀離世令不少喜愛他的觀眾傷心不已。六小齡童發微博稱,1966年,自己剛剛16歲的二哥小六齡童就是因白血病去世的,他祝愿鄧鳴賀在天堂一切安好,愿鄧鳴賀的家人節哀,也愿白血病不再成為不治之癥。此外,和鄧鳴賀一起上過春晚的童星林妙可也發微博悼念:“鄧鳴賀,我親愛的小弟弟,一路走好。”
■新聞鏈接
白血病居兒童腫瘤發病首位
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5年兒童腫瘤數據,其中白血病高居兒童腫瘤發病首位,且以每年新增百例的速度增長。此外,不少市民對小兒腫瘤存在誤解。首先是認為腫瘤是成人病,小兒不得惡性瘤;其次是認為腫瘤治愈不過再活三年五載。事實上小兒腫瘤相當一部分是良性的,惡性瘤治愈率也比成人患癌高得多。而且5年治愈率是說5年不復發就極少復發,相當于治愈。
白血病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學物質、大量吸收各種電離輻射等長期接觸放射線物質(如鈷-60)存在一定關聯。“房屋裝修材質的長期接觸、食品添加劑的長期攝入也需引起家長重視。”湖南省兒童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鄭敏翠說,白血病的首發癥狀為感染性或無誘因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少數患者出現抽搐、失明、牙痛、牙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癥狀。鄭敏翠建議家庭裝修以簡約風格為主,給孩子多吃綠色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