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應妮)總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雷佳15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了“復興之歌”獨唱音樂會。整場最突出特色是她用無擴音的形式,唱出最本真天然的聲音,讓人如沐春風般清爽。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音樂會一開始,一身戎裝的雷佳登臺唱響《江山》,英姿颯爽,余音繞梁,把軍營藝術家對黨對祖國的深情揮灑得淋漓盡致。
褪去軍裝,雷佳“變身”溫婉可人的女兒形象,在情思搖曳的氛圍中吟唱了歌曲《我住長江頭》,并把一首古曲《漁翁》演繹得韻味十足、雅韻天成。柔美之音尚未散去,剛柔并濟的雷佳又演唱了藝術歌曲《玻璃窗》、《長城謠》。
身為“湘妹子”,雷佳對民族音樂的演繹自然少不了湖南特色。穿上艷美的民族服裝,雷佳把一首火辣辣的《思情鬼歌》唱得惟妙惟肖,感染得全場氣氛火爆。湖南花鼓戲《洗菜心》則特邀了湖南花鼓戲劇院的兩位藝術家擔任伴奏,傳統樂器大筒和嗩吶的出現帶來了濃濃的“中國風”。
首度亮相的新歌《今宵岳陽樓》令人耳目一新。這首由樂壇黃金搭檔——作詞家易茗、作曲家雷蕾聯手創作的歌曲,是為湘妹子雷佳量身打造的,也是其倡導和領軍的“新國風音樂”的一首全新代表曲。此外,民族歌劇《屈原》、《木蘭詩篇》、《再別康橋》、《米脂婆姨綏德漢》選段各富特色,極盡華美,充分顯示了雷佳的舞臺塑造力和百變形象。
作為音樂會的主題曲,《復興之歌》傳遞出當代主旋律歌手對于中華崛起、國富民強的信仰與豪情。據曲作者、音樂會音樂總監印青介紹,“復興”在此處既代表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祝福,也表達了復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心愿,而這也正是雷佳倡導并積極踐行的“新國風音樂”的主旨所在。
在時長近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上,雷佳傾情演繹了類型豐富、具有極強藝術代表性與觀賞性的眾多歌曲。這些曲目從時間上看,跨度逾百年;從類型上看,涉及民歌、藝術歌曲、民族歌劇等不同領域,雷佳的表演深情優美、收放自如。“中國元素”充滿了當晚的舞臺。在交響樂隊的烘襯下,馬頭琴、竹笛、柳琴等民族特色樂器適時出現,奏出了美妙的旋律。舞臺布景典雅大氣,采用了中國風的扇子圖案作為主要造型,雷佳的服裝也充滿中國風韻。
“如果說‘國風’體現的是民族性和傳統性,那‘新’體現的則是時代性和時尚性,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雷佳如此詮釋“新國風”。身為中國“文化助殘愛心大使”的雷佳,當晚還特意邀請了盲人女歌手晏慧同臺演唱。
此次音樂會由總政歌舞團、國家大劇院主辦,著名作曲家趙季平任藝術顧問,著名導演楊東升擔任總導演,著名音樂家印青任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李心草擔任指揮,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歌唱家李雙江任聲樂指導,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聯袂演出。同行好友王宏偉、戴玉強、張英席等也欣然獻唱,為雷佳的“復興之歌”鼎力助陣。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