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明星靠劇本
周播劇對制作水準要求高
根據收視情況隨時調整劇集長度,從而形成最大播出效應,這是周播劇優勢所在,觀眾還可與演員相互陪伴成長。然而,這個經濟、文化“雙豐收”的播出模式能否在中國行得通?專家們眾說紛紜。著名編劇王麗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周播劇可以嘗試,但難度和風險很大,“要有非常強大的明星陣容,因為觀眾有可能追著大明星看這些劇,但現在明星那么貴,他們愿不愿意演周播劇?還有,就是劇本要很強大,需要既間斷又連續的故事,但目前一線編劇工作至少已排到明年,他們愿不愿做些犧牲來做這樣的嘗試?”此外,不少國產電視劇在劇情、臺詞上的粗制濫造,也讓觀眾沒耐性等待一周看一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周播劇比日播劇質量要求高很多。一位美劇、歐劇的忠實粉絲不客氣地說,這些電視劇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劇情,更是其中出現的專業知識和節奏之美,“比如你看完《豪斯醫生》再看國內這些講醫院故事的劇,就會覺得真的弱爆了。”(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