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要求匿名的重慶衛視資深員工對本報記者透露,在轉型“公益頻道”之前,重慶衛視平均每年廣告收入至少在3億元。但在2011年年初停止商業廣告和電視劇之后,重慶衛視的廣告收入大幅下滑,影響到重慶衛視的正常開支。重慶地方政府當年決定每年補貼1.5億,而剩余部分由廣電下屬的其他地方臺貢獻。
此次改版后,重慶衛視一方面試圖憑借時尚化的綜藝節目和包裝吸引年輕觀眾,另一方面也保持著“硬朗路線”電視劇的播出比例,穩定傳統觀眾群——在下午和晚間兩個電視劇場時段,改版后的重慶衛視依舊以播出諜戰、軍旅題材為主。
上述重慶衛視員工表示,這是結合現實考慮下做出的決定:一方面是因為綜藝節目制作經驗較少,另一方面是觀眾結構使然。
近年來,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收視領頭羊之間的主持、節目制作人才互流已經形成常態,綜藝節目競爭白熱化可見一斑。
人才是決定性因素。和《星電影》的制作模式類似,重慶衛視最新一批綜藝節目的背后也有外來制作團隊力量。《周末駕到》定位闖關奪獎,合作制作方為智美傳媒,后者引來廣汽豐田成為欄目合作伙伴。重慶衛視曾表示,是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深入考察與細致研討后才決定引進這批“外援”的。
相比收視風險不定的綜藝節目,重慶衛視的電視劇早在轉型公益頻道之前就已吸引了固定的觀眾群。
根據重慶衛視2012年上半年的收視表現分析,重慶衛視的觀眾構成中,45歲及以上的觀眾超過60%,并且以男性觀眾占多數。央視索福瑞最新數據也顯示,元旦期間重慶衛視的諜戰新劇收視率并不亞于大力投入的綜藝節目。
在綜藝節目打出名聲之前,重慶衛視的商業廣告的推廣底氣有限。環球電廣表示,盡管刊例價有明顯提升,但實際廣告價格可以給出大幅折扣。
本報記者試圖就節目改版和廣告招商聯系重慶廣電節目制作中心和廣告部門,對方均拒絕回應。(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