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通知,確定了明年上星綜合頻道調控政策,包括要求每年播出的新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個;每季度總局通過評議會擇優選擇一檔歌唱類選拔節目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等。
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明年上星綜合頻道調控政策制定過程中請觀眾、專家和業內人士參與了論證,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上星綜合頻道定位,使電視節目更加豐富多樣,滿足觀眾多樣化收視需求。
調控了些啥
每天7個半小時不能播電視劇和綜藝
優化節目結構,豐富節目類型
根據通知規定,明年上星綜合頻道,新聞、經濟、文化、科教、生活服務、動畫和少兒、紀錄片、對農等公益性節目播出時長每周平均不少于30%。其中,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紀錄片;平均每天8:00-21:3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動畫或少兒節目。道德建設類節目需安排在6:00-24:00之間播出。
抵制過度娛樂,防止雷同浪費
總局將對同質化、扎堆播出的各類節目進行宏觀調控:歌唱類選拔節目須報總局批準并嚴格管理,每季度總局通過評議會擇優選擇一檔節目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間播出。通知說,總局還將對電視晚會進行調控,原則上重要節假日期間每日不超過3臺;對未經批準的電視晚會和節慶演出,不得安排播出和宣傳報道。
堅持自主創新,加強引進管理
通知說,總局將對原創節目在節目備案、進入黃金時段、各類評優評獎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年播出的新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個,當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間播出。
電視臺困惑
新聞、文化、少兒類節目片源是個問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視臺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文件下達后各衛視不僅要在引進版權模式節目、歌唱類節目上做控制和調整,很多衛視還要為那30%也就是相當于每日7個半小時的其他內容抓狂:“等于這7個半小時不能播綜藝節目、電影、電視劇,很頭疼,我們還沒有動畫片可以備播,而把所有新聞、經濟、文化、少兒、體育節目加起來也不夠7個半小時,還有幾十分鐘的空當不知道該怎么辦?估計很多臺都會有這個問題,因為白天時段很多臺都在重播電視劇、綜藝節目以及電影”。他認為,限制引進版權模式節目之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肯定很多電視臺只能去山寨和抄襲國外模式,因為原創能力畢竟有限。”
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要求歌唱類選拔節目每季度只能有一檔在黃金檔播出,其實對一線衛視現有節目的影響并不大,“大家熟悉的歌唱類節目《快樂男聲》《中國夢之聲》《我是歌手》《全能星戰》等本來就不是在黃金時間播出的,只有《中國好聲音》是在黃金檔。
電視臺反應
一定會嚴格執行
東方衛視黨總支書記、《中國夢之聲》《中國達人秀》宣傳總監吳朝陽——我們一定會嚴格執行總局規定。即使是引進版權模式的節目比如《中國達人秀》,我們也已經做到非常本土化,而且我們的節目類型一向很豐富,10年來每天播出4個半小時的新聞節目,這是任何其他衛視沒法比的。
浙江電視臺副總編輯夏陳安——調控措施對解決目前電視創新不足、克隆重復、娛樂過濫、競爭過度、浪費過多等大眾關注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江蘇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劉原——江蘇衛視明年將進一步增加國產動畫片、紀錄片、道德建設、生活服務等節目播出,同時將堅持原創的優勢,在節目內容多元化、題材多樣性上積極探索。
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增加國產動畫片和紀錄片播出的規定體現了媒體責任,省級衛視的節目類型應該更加豐富多元。(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