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陳寶國主演的歷史大劇《老農民》登陸北京衛視,其實別人眼中的“冷面大叔”是一個骨子里有浪漫情懷的人,陳寶國為宣傳新劇接受記者專訪,絲毫沒有派頭和架子。
與劇搏命 為不錯過拍攝期險“毀容”
自己沒有演過農民,一直是陳寶國心里的遺憾,當高滿堂帶著《老農民》的劇本雛形找到他時,一種久違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沒想到,陳寶國為了這個角色一等就是五年。
陳寶國為了一個角色可以拼盡全力、孤注一擲。劇中陳寶國一共有一千多場戲,從春節后進組,共經歷了六個月的拍攝。拍攝時,為了搶花期,陳寶國帶著浮腫的臉堅持拍了60天,直到61天時,陳寶國終于被送進了醫院。因為他演的是農民,需要涂很厚重的油彩,有一天晚上回去卸完妝,臉已經全腫起來了。其實在拍的時候,化妝師就已經跟導演說了,這個可能有問題了,建議不要拍。但那一天他們從駐地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到玫瑰園,玫瑰園的花期就那么短,過了就沒有了,等他臉好了,花也敗了,必須得拍。那時候臉腫著,就這樣拍了,拍完了以后,等卸妝的時候已經不行了,晚上回去眼睛就成了一條縫。
與人分享 表演秘笈就是“落地”
談及自己“演什么就像什么”的表演秘笈,本以為陳寶國會高談闊論一番,沒想到他只云淡風輕地表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演要落地。陳寶國平時特別喜歡看戲,他自己其實喜歡那種比較“笨”的表演,包括自己演,也喜歡用那種比較“笨”的方式。這個“笨”可以說是“質樸”,其實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要能“落地”。這種“笨”就是陳寶國在角色的演繹中一直追求的。他說,“十幾年下來,我悟出的道理就是:吃演員這碗飯,就得踏踏實實地演戲,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
與兒相處 父愛深沉亦師亦友
陳寶國的家庭生活也相當美滿。陳寶國與妻子趙奎娥結婚一年后,可愛的兒子陳月末來到了人間。兒子從小就愛表演,但陳寶國不樂意,并把他送去英國念書,希望斷了這個念想。
2009年,陳月末回國,因喜愛表演,最終還是得到父親認可進入了演藝圈。2011年,他與父親合作了第一部劇《智者無敵》,從此熒屏上再添一對默契十足的“父子檔”。在新劇《老農民》中,他們再次飾演一對父子,可這次,這對父子有點兒“特別”,就是年輕人的這種反叛。談及生活中和兒子的關系,陳寶國很是欣慰,“生活當中我們父子關系并沒有像戲里這么明顯,我們亦師亦友。 ”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