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個原本是以少數富裕階層為募資對象的基金,現在也漸漸地面向普通民眾了。以美國為例,很多投資銀行和私人銀行機構如花旗銀行已設立了自己的基金——一種專門投資其它對沖基金的基金。因為大的對沖基金最低投資額為100萬到500萬美元,小額投資人參加不了?;ㄆ煸O立的基金,門檻是5萬美元。這樣集合小額投資組成基金,再去投資個別的對沖基金。這種集資方式,應該是對沖基金將來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主要形式。
亞洲,對沖基金的樂園
全球對沖基金有8000多家,但是資產總量的60%是集中在一百家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其中最大的是高盛投資公司旗下的對沖基金,資產達到兩百多億美元。這些大的對沖基金雖然看好亞洲及中國市場,但是真正介入的并不多。全球對沖基金的規模為1.2萬億美元,而亞洲只占其中的3%。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和開放,亞洲的對沖基金市場將會有巨大的上升空間。Greenwich Associates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兩年內,亞洲股票交易中來自對沖基金的傭金每年攀升20%。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全球對沖基金4/5的資產在歐洲和美國,這些基金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已經有所減弱。
與此同時,亞洲市場近年表現強勁,任何對沖基金都會看上這些市場。調查表明,亞洲地區市場的回報預期從印度的7.5%到中國臺灣的11%不等,而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和韓國等地也在9%至10%之間。雖然中國市場由于政府政策的管制而無法真正地進行對沖基金的操作,但這種基金模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一定的法規之下,對沖基金的發展也越來越注重減少投資風險,實行機構化管理。
自2007年始,已經有對沖基金進入完全不同的投資領域,也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領域。它們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特別是日本和亞洲其它一些地區進行企業的并購和重組,企圖開辟一個對沖基金的新增長點。以短期套現為主要操作手段的對沖基金,能否進入相對而言以長期投資為主的股權基金領域,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也很受人關注。對于像SAC CAPTIAL ADVISORS這樣出眾的對沖基金,開始進入股權基金運作領域,是不是預示著對沖基金在發展二十多年后,將更為常規地以價值投資為方向,更為保守地降低風險,更為平穩地以長線為投資方向了呢?
全球的游資越來越多,賺錢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但是有一條鐵律是不會變的:回報越大的投資,風險也一定越大。無論怎么去對沖,只要想高收益,就一定會有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