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分析師說,原材料價格上漲,這個企業完蛋了;原材料價格下跌,這個企業受益。我從來不喜歡這個故事,我更看重的是企業本身的定價能力。上游原材料價格猛漲,對真正優秀企業來說往往就是機會,尤其是一些行業的龍頭。而且,當上游原材料價格大漲時,龍頭股的股價才可能會跌到很低,從而帶來買進的機會。我個人認為,只要下游的需求和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增長,經受住原材料漲價的沖擊后,這種企業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財富生活》:改性塑料行業之前關注的人并不多。你是怎么發現這個行業的?
趙軍:我們研究一個行業和企業,特別注重它的上下游的情況,包括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用戶。那是在2005年上半年,實際上我是去調研電器行業。在深圳的康佳集團,當時很偶然地聊到了他們上游的供應商。因為電視機、電話等很多產品的外殼都要采用改性塑料。
當時,改性塑料這個子行業的個別龍頭還是一些很小的企業,沒多少人關注,也很少有人寫關于它的投資報告。但我覺得它們是相當有成長潛力的公司,因為塑料市場很大,好幾千億。改性塑料又是塑料市場里成長很快的,每年增長15%-20%。個別改性塑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是一個管理層共同持股的民營企業,它做到第一的時候,第二名的銷售收入還不到它的十分之一。這樣的企業我認為它所在行業、公司經營、治理結構都很好。我們的分析師也迅速地跟進,對它進行研究。結果我的感覺跟我們分析師的判斷都對上了。
上述企業后來的成長歷程也證明了我們的判斷。你可以想象,改性塑料行業現在的利潤增長點在汽車,這個用量多大?這樣,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培養起來了,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已經成為化工行業里的一個大公司了。僅去年我就去實地調研了四次,最有意思的一次還是在深夜。我和同事去實地調研公司的進貨、發貨,白天由于交通管制不讓大車進出,到了晚上10點半,場面非常震撼。整個園區幾公里的路全是大車,排隊等著拉貨。
《財富生活》:有投資者擔心,你組合里有的股票價格漲得比較高了,流動性會成問題。未來下跌了會不會賣不出去?
趙軍:這個問題不光他們考慮,我天天都在考慮這類問題。不只是個股,而是組合整體的流動性。封閉式基金不需要應對贖回,我看重流動性是為了在發現更好的投資機會時,能隨時貫徹我的新想法。目前,可以說我的流動性很好,60億的資產要想變現出10個億,或許在一天之內就能完成。
投資人的擔心實質上不是流動性的問題,而是考驗基金經理對個股基本面的把握。因為,當大家對某只股票的預期突然一致性地變壞時,流通性甚至可能變成零,比如跌停;反之,突然出現超級大利好,迅速漲停,也喪失了流動性。現在,這些漲得高的股票實際上想賣出很容易,但我組合的流動性還不是靠它們來提供的。由于股價上漲,占我凈值的比例會超標,才不得不減持一些。這時你會發現,賣出反而會吸引更多人去買。因為,好股票平時別人想買,一看沒有量,就激發不了他買的興趣了。
有些股票我也想買,只是流動性不足,如果有人愿意大量賣出來,我就會買它。這就是潛在的買家和賣家了,流動性不在于市場表象的成交量。
《財富生活》:漲得過高,價格會不會高于價值了?
趙軍:這就是基本面和估值的問題了,你要在基本面不好之前賣出。如果預期在未來的一年里,它不能給你帶來超額收益了,你就要去賣它。
《財富生活》:銀行股對豐和的貢獻也很大,當時為什么看好?
趙軍:首先,從行業角度看,經濟增長這么好,銀行效益肯定會超預期。其次,無論是從市盈率還是市凈率上看,當時銀行股估值也是便宜的。第三,銀行股在去年6月份開始啟動,我認為還是有催化劑的。龍頭股事件的配合激發了整個板塊的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