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互聯網的魅力就在于開放,要找到擅長的人做合適的事情。”閔捷說,對于傳統零售商,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很長,移動互聯網只是一個銷售渠道,核心和基礎在于產品本身,由于并不像傳統電商一樣具有IT基因,IT技術、IT拓展方面都相對欠缺。“對于傳統企業,最快、最省事、最高效、投入產出比最小的方式就是和第三方服務商合作。”張輝軍說。
“耶客的盈利模式很復雜,有按單算的,有按分成的,有按服務費的。”張志堅說,雖然介入運營,但分成并不是耶客的主要模式,因為這并不符合零售業一貫的標準。零售業上的凈利其實是微利,但毛利有可能達到20%到30%,一些上市零售公司的流水有可能是幾百億,但凈利可能只有幾億。零售業并不是暴利行業。因為環節太多,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早期,一些企業選擇了分成的模式,但是從長期來講,還是需要回歸商業的本質,以創造的價值作為衡量。
“奢侈品是一個暴利行業,比如LV,但是人家也不會跟你分成,品牌做得好,為什么把錢分給你呢?”張志堅說,除了基本的IT服務費用之外,其他的通過雙方評估來確定,取一個合理的三維價值。耶客最初的客戶以分成居多,比如凡客,電商的研發模式是運營式研發,快速迭代,手機凡客從最初的1.0.1升級到現在的1.9.2,進行了92次的版本更新,而移動用戶的體驗無法衡量,因此雙方最開始只能以分成模式合作。
在耶客服務后期客戶中,比如樂蜂,則是采用了績效分成的模式:樂蜂每個月付給耶客保底的費用,基本是開發的成本費用;績效是指每個月雙方設定目標值,比如1000萬規模的銷售額確定一個毛利點分成比例,2000萬、3000萬的時候,又會是不同的毛利點分成比例。“這樣的合作可以確保雙方的利益,一方面可以確保耶客服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我們和他們的配合效率也會更高。”尹娜說。
張志堅在前兩次的SP創業中沒有拿過VC一分錢,他對資本市場并不了解,用他的話說自己連VC長什么樣都不知道。現在的耶客經過了B輪融資,投資方分別是IDG和雷軍的順為基金。張志堅拿了錢以后很多人來恭喜他,原因是IDG每年看300多個項目,卻只會投幾個項目。在那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拿到融資是個小概率事件。歸結原因,張志堅說:“做正確的事,錢會找你;沒做正確的事,怎么找錢都不來。”(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