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姐家住的山河東街30號,2006年房子從市一級的學位劃為省一級學位后,她親眼見證了房價從12000元/米漲到17000元/米,近兩年一躍突破25000元/米“大關”。越秀區海印苑的房價也經歷了這一“質”的跨越,2009年海印苑小學并入培正小學后,房價也從之前的12000元/米漲到如今的25000元/米。海印苑的房子已有13年樓齡,山河東街的更古老,25年。
達道路興立地產的肖先生告訴記者:“山河東街一帶,1987年、1988年修建的房子算是比較年輕了,大多都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年代久遠的老房子價格居高,學位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正如鼎順房地產的李小姐所說的:“這邊的房價在其他地方都可以買到新房子,為什么買老房子?地球人都知道,還不是為了省級重點的學位嘛!”
根據記者的調查發現,二手的學位房受大小、格局、地段、樓層、朝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價格相差較大。有省級重點學位的房子價格均在20000/米以上。粗略統計,房齡二三十年的價格在22000元/米到25000元/米,房齡10到15年的電梯房在27000元/米左右,再新一些的電梯房價格接近30000元/米,新建的商品房開盤價每平米已在30000以上。
滿堂紅地產中介的何先生介紹道,從去年五月份到現在,省一級學位房的房價一直穩定在這一價位。根據陽光家緣網的統計信息,越秀區二手房今年上半年的均價是10970元/米。在達道路附近,市級重點學位的房子,如八一實驗學校,價格是16000元/米左右,遠超出平均價,而省重點學位的房子價格還要超出近10000元/米。
省重點學位房價高,需求量也很大,幾家中介的人都反饋到,房源很緊張,一向供不應求。滿堂紅一個門店,一周就能賣10套左右的學位房,一個業務員每個月能賣出2套省一級的學位房。一位滿堂紅的業務員介紹,家長們在孩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謀劃,提前兩三年尋求合適學位房的家長比比皆是。
各式的房型中,小戶型的房子行情尤其好。有的小戶型盡管房齡長、每平米價格高,但其總價低,是很多購房者的首選。滿堂紅的何先生介紹,買主們遇到格局好的房源基本上都不會怎么猶豫。前段時間一個47平方米的老房子,已有二十多年房齡,業主出價114萬,由于很多人搶著要,最后121萬成交,根本沒有機會來講價。
李小姐一直在培正小學附近經營二手房的租售,她告訴記者,有些人就是沖著學位來買這邊的房子,等孩子畢業后再轉手賣掉。有的人房子買完后不住在這邊,而是出租出去,兩室一廳60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租金3000元/月,非常好租出去,很多都是租給在附近陪孩子讀書的家長。
C說法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優質資源過度集中老城區
擠破頭上名校家長也無奈
在采訪中,記者認識了張女士,這位學位房“大軍”中的普通一員。這位文學女博士出口成章:廣州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在老城區,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幾年,不是一直呼吁要取消擇校費,取消擇校生嗎?在根本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談這些不都是瞎扯嗎?你的好學校都在這,好老師都在這,我做家長的能不擠破頭送孩子來這里上學啊?
一方面痛恨教育資源不公所帶來的“擇校費”、“贊助費”、“捐資助學費”等各種畸形的產物,另外一方面,又不得不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通過這些途徑讀上名校。這是張女士內心的無奈,也是無數擇校的家長的真實寫照。“我想但凡是做父母的,只要自己有能力,都會為了孩子走這一步的。”張女士感慨道。
原本,張女士一家住在番禺某小區,房子是張女士和丈夫結婚時買的,那時房價還不高,他們就買了個120平方米的四房單位,后來兒子出生了,兩位老人又從茂名老家過來一起住,都挺寬敞舒適的。最初,他們對今后孩子上學的問題考慮不是太多,等到孩子上幼兒園那會,夫妻倆就開始覺得問題嚴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