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每周質量報告》10月21日播出《“特供”陷阱》,以下為文字實錄:
【演播室】
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歡迎收看《每周質量報告》。從10月份開始,國家工商總局與其他相關執法部門配合,開展集中清理、整頓假借國家機關名義生產、銷售“特供”、“專供”商品的專項行動。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對北京、貴州等地的市場進行調查時發現,銷售這種所謂“特供”、“專供”商品的現象比較普遍,商品種類主要集中在高檔白酒、紅酒、茶葉等領域,而軍隊、武警、釣魚臺國賓館、甚至人民大會堂等單位成為了“特供”、“專供”的重災區。那么,這些商品真的是專供這些單位的嗎?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正文】
今年5月份,貴州省工商部門接到舉報,稱貴陽市的一家白酒經銷公司所銷售的白酒中有所謂的武警專供酒,而且銷量很大。
【同期】貴州省貴陽市工商局執法人員 欒劍
在5月初的時候,我們接到了舉報,稱我們貴州匯文酒業有限公司大規模地生產和銷售武警專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規模相當大,而且呢,覆蓋面比較廣。
【正文】
接到舉報之后,工商、公安等執法人員立即對這家酒業公司展開了調查,經過走訪調查,執法人員掌握了這家公司的一處倉庫,隨即執法人員對這個倉庫展開了突擊檢查。
【同期】貴州省貴陽市工商局執法人員 欒劍
當時我們趕到現場,倉庫大門緊閉,然后里面沒有任何人。然后這個時候呢,我們對停靠在路邊的一輛面包車引起了注意。因為面包車它的駕駛員神情比較緊張,而且門窗緊閉,那么作為我們經驗來看呢,這個可能有可疑現象,于是我們就和公安部門對駕駛員進行排查,我們在車上,發現了他拖有數十件,十件武警接待和武警專供酒。
【正文】
經過調查執法人員確認這家公司確實在銷售所謂的武警專供、武警接待酒,于是工商部門兵分三路,對這家公司展開徹底清查。
(進門的現場10秒)
【同期】貴州省貴陽市工商局執法人員 欒劍
四個房間里面滿滿地堆放了各種武警專供酒和武警接待酒,與此同時呢,其他的兩個點,一個公司住所還有門面都反饋信息,在那查到了該公司的賬本以及電腦,在門市部查到了武警接待酒和武警專供酒的樣品。
【正文】
那么這些所謂的武警接待酒和武警專供酒到底是哪里生產的呢?執法人員在調查這些酒的來源的時候,遇到了困難。
【同期】貴州省貴陽市工商局執法人員 欒劍
然后通過對他的30多本的賬本進行查詢。因為這個人特別狡猾,在賬本上無法體現他的真正的銷售的行為,沒有記錄這批酒的經營行為。這個時候呢,我們通過技術手段,對他的電腦進行了密碼破解,然后從電腦上面提取到了李某生產這批酒和銷售這批酒的一些相關的證據。
【正文】
據匯文酒業的負責人李某交代,他們是從2011年3月開始,自行設計并印制了“武警接待酒”、“15年陳武警專供酒”、“30陳武警專供酒”的瓶貼、包裝盒、包裝箱,然后交給仁懷市茅臺鎮一家酒業公司的業務員,這名業務員根據匯文酒業的要求,租用了一間民房,用這些包裝和他們酒廠生產的未貼標識瓶裝酒,進行包裝所謂的“武警接待酒”和“武警專供酒” 。
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按照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中不得出現利用國家機關或類似名義宣傳“特供、專供”等內容。因此,工商部門認定貴州匯文酒業有限公司銷售所謂武警專供、武警接待酒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