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課程是后續的學習和充電過程,很多企業家可能經驗足夠豐富,但還沒有形成理論體系,讀EMBA可以從高端決策層面鍛煉思維能力。”西安一家高校的EMBA招生人士如此說道。
“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做一覽眾山小,才知道自己對于國家民族要擔負的責任。”前述曾在清華就讀EMBA的陜籍人士談及求學經歷依然感慨,“知識和人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境界和格局提升了。”
而對于讀EMBA就是“交朋友,結人脈”的說法,不少商學院也并不回避。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上大學看學校、考研究生看導師、讀EMBA看同學”。在不少EMBA的招生簡章當中,就明確提出,“學員與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高層管理人員同堂學習、相互交流、增進合作、促進友誼,建立人脈關系網絡。”至于一線EMBA價錢越高越被追捧,在一些人看來,那是因為學費越貴身價越高,這樣的人脈資源就越有效。
“更主要是,有相同或類似背景的企業家聚在一起更能碰撞出新的創意和思路,可以達到1+1大于2的效果。”西北大學一位老師說,“很多時候,你自己并不會系統地思考企業的發展,而上學則提供了一個強制思考的過程,同時老師和眾多學員的參與,對你來說會是免費的企業戰略咨詢。”
事實上,由于學員們來自不同領域,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了全方位了解,很多學員在生意上找到了共同感興趣的內容并開始合作。“在我們班上,就有一位從事房地產的學員經常為資金發愁,通過一起上課認識了擔任一家銀行高管的同學,雙方的互信很快就成了合作伙伴。”一位陜西本地的EMBA學員說,“一位做服裝的學員發現,另一位企業家正在為給員工訂做什么服裝發愁,同學之間更好交談,很容易就找到了生意。還有一個案例是,兩位學員在上課過程中發現了可以聯合投資的新項目,兩人都做股東,利用各自優勢做成了一單新項目。”
“其實以前也有類似的交流平臺,比如打高爾夫、參加高端會員俱樂部,但讀EMBA班以后能在學習中溝通,同學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學課程的過程中看到問題后各自的角度,就可以增加認識。”西北大學的一位老師說道。
記 者 說 話
讓八卦止于“八卦”讓商學院回歸“商學院”
“某商學院EMBA 2013級報名結果出來了,沒有男生!”上周五,這條被稱為“商學院悲劇”的段子在微博上再次不脛而走,引來轉發過萬次。近期類似的網絡段子屢見不鮮,堂堂商學院一下子卷入了八卦傳聞的漩渦。
無風不起浪,民間的八卦傳言,一般在現實當中都有跡象,但是作為商學院顯然不愿對此多談,也并不為意。“從個人了解到的情況看,學員們討論王石婚變的也很少,只是會私下里互相發短信,說笑或調侃,還沒有讀了EMBA之后家庭重組的。”一位西北大學的EMBA老師笑道。
中歐商學院資深公關傳播經理袁梅女士在電話中半開玩笑地說,學校還沒有統計過學員生源地等,學員的平均年齡都是40歲左右,根本沒有田樸珺那樣年輕的學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教育一位相關人士更是表示,他們并未統計過女學員比例,也不知道王石婚變跟EMBA的關系。八卦盡管瘋傳,但八卦只能是“八卦”,茶余飯后一笑而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于較真,反而沒了意思。
不過,盡管“躺著中槍”跌落至八卦界,但是商學院的EMBA學費卻并未停下上漲的腳步。在長江商學院官網上,2013級EMBA班的學費是68.8萬元。而據資料顯示,長江商學院EMBA班2009年學費為52.8萬,2010年為58.8萬,2011年為62.8萬,2012年為65.8萬,學費年年看漲。同樣的,中歐商學院2012級EMBA班學費為53.8萬元,而2009年學費僅為36.8萬元,3年上漲了17萬,其他商學院的EMBA費用也多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