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進入倒計時。記者日前從北京市經濟普查辦公室和市委宣傳部聯合召開的工作會上獲悉,明年1月1日,第三次經濟普查將展開入戶登記,為提升公眾對這次國情國力調查的配合程度,本市將加大對經濟普查的宣傳力度,公益廣告、新聞報道等多種宣傳活動將持續到2015年年底。
經濟普查每5年一次,是為經濟發展把脈的“溫度計”和“晴雨表”。按計劃,今年年底之前,是第三次經濟普查的摸底準備階段,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是正式登記階段,4月至6月為普查數據整理評估階段,7月份開始陸續發布普查數據,并對普查資料進行開發利用。
市統計局局長王文杰透露,從目前的試點摸底情況看,經濟普查的難度超出預想。一方面,北京經濟經過5年發展,經濟總量從1.1萬億元提升至1.79萬億元以上,單位數量大幅度增加,尤其三產比重超過78%,服務行業經營單位數量龐大且流動性大,查找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經濟普查目前公眾知曉率低,入戶登記配合程度不高,凸顯加大宣傳力度的必要性。不同于人口普查對所有居民家庭的入戶登記,經濟普查是對所有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調查。
本次經濟普查,95%的調查對象是規模以下經濟單位,普查員獲取其準確的經營數據面臨挑戰。對此,市經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個體經營戶應如實填報財產、收益等生產經營指標,不必擔心普查數據被泄露。根據《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統計數據將僅限用于經濟普查,統計資料嚴格保密,不會提供給工商、質檢、稅務部門,更不可能作為任何經濟處罰的依據。
普查人員如違反了保密義務,造成損害的,將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并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統計部門同時提醒,配合經濟普查工作,也是每一家法人單位的義務。企業單位如有虛報、瞞報、拒報、遲報和偽造統計資料的行為,情節嚴重者會被處以20萬元以下罰款。
新聞鏈接
3.5萬名普查員將持證上崗
統一佩戴“普查員”證、手持PDA采集錄入,“咔嚓”一聲,經濟普查員按下拍照鍵,位于大興區西紅門鎮團河南村一家私營家具廠的門臉兒,就被錄入到了他手持的電子終端設備中,再點擊“我的位置”,系統就會搜索出這家公司的經緯度,只需幾秒鐘,普查人員入戶核查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這是日前大興區經濟普查試點調查的工作場面。為完成這次艱巨的普查任務,本市將招聘3.5萬名普查員,年底前完成全部專業培訓。與2004年、2008年進行的前兩次經濟普查相比,本次經濟普查最大特點是充分運用電子地圖、PDA電子數據采集器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數據采集、傳輸、處理等全流程自動化、電子化,提高數據錄入和整理的效率。
據介紹,規模以下企業的普查流程將分三步:第一步是普查人員到企業入戶核查企業經營基本信息;第二步,11月中旬至年底,各區縣街道會對這些企業負責人進行培訓;第三步,明年一季度,普查人員入戶登記調查,屆時需要各企業按要求提前填報普查表,避免普查人員收表時再“手忙腳亂”。劉宇鑫 涂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