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陳瀚乙)我在老虎坪的房子曾經被譽為文物,因為現在還是石板房皮,但是沒人知道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我命名為觀鳥臺。
觀鳥臺實際為兩個窗子。一個在東面,接壤竹園,一個在北面,接壤樹林。可能有人問,南面咋不開窗呢?因為我的那間房子南面又接了另一間房子,呈丁字型結構。
觀鳥臺的主體為土木結構,所以墻體為土,又沒有處理墻面,故有打墻時留下的墻眼。兩個窗子造型并不特殊,木質,簡單的花格,一樣大。長方形,長1.5米,寬1.3米。兩個窗子所在的房間大約26平方米。既然兩個窗子是觀鳥臺,說明這兩處是觀鳥最適宜處,或者最佳處,角度最方便處,而與之相關的房子、場地只能位居次要。
這是最有可比性的地方。比如,門前的道場,能見到好多的鳥兒。卻有一弊端,因為那些鳥兒,見到人多半要跑要飛,看不仔細。偶爾聽到了聲音,你還未細聽,聲音消失,只有模糊的印象。又比如,有時你在堂屋看見一只鳥,正欲看,或者趕,那只鳥比你反應快,你也許只能看到一點輪廓,或者一點顏色。而觀鳥臺處觀鳥,效果絕然有趣。
我曾經準備把觀鳥臺下方的一個墻眼堵上,最終我沒有,沒想到妙處就是這樣出現的。你給鳥兒方便,鳥兒一定要把自己的美麗一面讓你分享的。有次,我出門做活回家,一只鳥兒還在觀鳥臺逗留。它可能不太適應我的闖入,飛向房頂,墻,窗子,終未成功,最后累了,只好歇一會兒,我也配合,裝作無動于衷。約十分鐘,它準備穿越我的窗子紙。我覺得不能失去此等機會,捉拿了它,是一只麻雀。不過我拿捏在手上,它很不配合,我覺得沒必要放不下,任它離開。
在觀鳥臺看燕子還是比較方便的。喂幼鳥時,夫妻比翼時,有時候,看了能微笑,欣賞,甚至還想燕子在互相梳理羽毛的時候,一定舒服。
觀鳥臺里,為何經常會有鳥兒的光顧呢?我覺得原因有三:一是從房皮與墻的間隔處飛進來的觀光客;一是自大門進來被驚嚇了沒處跑,避難的;還有一種就是,才會飛的小鳥,在墻眼里,自覺不自覺地對墻眼的窩的通道嘗試,沒注意,進入觀鳥臺了,它一時不知所措……
我對這幾類鳥兒還是挺友好的。一般的處理方案是最多我玩一會兒,就遂它們愿了,我不喜歡做它們不愿意或者不理解的事情。好心有時候不一定有好結果。我內心以好的標準對待它們,對它們不一定是好的標準。這些認識,當然還是源于我和這些鳥兒的一些交往教訓。因為我以前逮了鳥,喂它,它不吃。做了鳥籠,有的鳥撞死鳥籠。
觀鳥臺讓我至少認識了不下百余種鳥兒,單個統計不下數千。這也是不可小視的。問題是當我發現我的窗子具有觀鳥臺功能時,我養成了早起的習慣,養成了觀鳥平心靜氣的習慣,還養成了觀察的細致與謹慎。
那些鳥有什么顏色,飛的時候多出了哪些顏色;哪些鳥是好動的,哪些又是好靜的;哪些鳥是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形的。其實這里面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哲理,我是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錄的,且可以享受竹園帶來的與樹林帶來的不一樣的美感。好像如此一想,我的觀鳥臺的簡樸,有了深層次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