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紅軍老戰士田錫龍上校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吳振學 朱善國)7月14日,聞訊紅軍老戰士田錫龍從咸陽回到商南縣試馬鎮探親,筆者踏著熱浪,慕名前往拜訪這位經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個人立功受獎共20多項,其中立大功11次,3次由彭德懷元帥親自授予功勛章,身經百戰英勇殺敵,為全國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功臣。
放牛娃跨進軍營
95歲的田錫龍,1921年9月出生于商南縣清油河鎮原磨溝村六組的貧苦人家,他兄弟姊妹4人,8歲就給地主家扛長工放牛。1934年10月的一天傍晚,一貨郎路過田錫龍放牛的地主家,要在這里借宿,田錫龍答應和他同睡在牛棚旁邊草鋪上。晚上兩人拉家常,貨郎從田錫龍口中了解到地主楊萬榮家的財產和槍支彈藥藏匿情況。幾天后,一個漆黑的夜晚,約四十名身著便服的人,翻過楊萬榮家院墻,抄走槍支彈藥和一些貴重物品,臨撤離時將田錫龍一同帶走,原來那貨郎是紅軍偵察員,從此他就加入了紅軍隊伍。
那時,與田錫龍一般大的娃娃兵不少,他雖身矮體瘦,卻很精靈,于是他被選當了營部通信員。到部隊初期,新兵主要是軍訓與接受抗日衛國教育,然后編入老兵連實戰鍛煉。田錫龍當了不到一年通信員就要求到連隊,一次行軍前往甘肅華池縣途中,他與幾個小戰友掉了隊,其中有人就產生了開小差的想法,他得知情況后,便給戰友做工作:“首長不是給我們講過,我們都是貧窮人,只有打敗了日寇,打倒地主惡霸,才能過上好日子,千萬不能泄氣,我們一定能找到大部隊,我們還要打日本鬼子呢!”他的話給了戰友們勇氣,經過兩天兩夜步行,終于趕上了大部隊。到達華池縣不久,部隊就與敵人相遇交戰,子彈擦著他頭皮飛過,差點“光榮”了,嚇得他渾身冒冷汗,這也是他參加的第一次戰斗。后來在與日軍作戰中,他表現的勇敢機智,多次巧妙地誘敵于我軍包圍圈。1936年9月,在太行山日軍統戰區的一次戰斗中,雙方子彈耗盡,進入白刃戰,他與敵人扭抱-起,咬掉了敵人的一個耳朵,而他右手小姆指也差點被敵人咬斷,幸虧戰友及時趕到,用手榴彈將敵人腦袋砸開了“花”。
抗日戰爭中,他身經百戰,全身9處負傷,在一次阻擊戰中,他的右胳膊被炸傷,又一次作戰中,兩顆玉米粒大的彈片穿進他的右小腿,在前方醫院取出后,部隊秘密安排他在地方老鄉家養傷,傷口還未完全愈合他就堅決要求跟隨部隊上了前線,他在與敵作戰中屢立戰功,贏得了部隊領導的贊賞,也從班長一步步升為團長。
1945年8月田錫龍參加了解放戰爭,任徐向前部8縱隊56團團長,隨大部隊運動戰,后來奉命參加解放運城、臨汾、文西、太原等地的攻堅戰斗。一天中午在山西省城會議室,由習仲勛、彭德懷親自召開的團以上干部會,警衛員背著田錫龍1歲多患急病的長子,請示去救治,彭帥知道后馬上叫手下人用車送往第一醫院治療。不久,田錫龍托人將孩子送回老家商南請哥哥撫養。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田錫龍所在的部隊在鴨綠江上來回奔波,擔負接轉傷員回國治療任務。
1953年初,他被調到西北軍區所轄的渭南榮譽軍人療養第三大隊任大隊長、華陰榮譽軍人療養院副院長。
胡耀邦批示平反
十年“文革”,使國家和億萬人民蒙受巨大災難,作為軍人出身的田錫龍也難逃厄運。由于田老性格直爽,堅持原則,工作認真,對社會上某些現象看不慣,免不了說實話,卻被“造反派”無限上“綱”,當作所謂反動言論的罪證,污陷為“右派”分子,扣上資本主義當權派的帽子而被打倒,先被關入牛棚政審長達6個月,捏造了歷史不清、情況復雜,混入我軍內部人員等許多莫須有的黑材料,后來被送進咸陽五七干校勞動改造,多次被游斗,甚至強行在會場跪石子讓他交待自己的罪惡,逼他悔過自新,可他根本不理這一套,始終不屈不撓,否定自己有罪。他堅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打倒“四人幫”之后,國家撥亂反正、清源正本,冤假錯案開始被平反昭雪。1977年,田錫龍的政治、生活待遇還沒有落實,這時,他想起了浴血奮戰生死與共解放后曾見過一次面的老戰友柴建民,那時柴建民在國家外交部工作,他對田錫龍說:“以后有事需要幫忙給我說。”于是,他把自己的遭遇和要求寫成書面材料,到北京找到柴建民(1978年駐美首任大使)。這份材料很快轉到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同志手上,他當時正組織領導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干部政策等工作,一看到老田的上書材料,就馬上回憶起了田錫龍,當即批示相關部門盡快為其平反,并落實好相關待遇。不久,田錫龍的冤案就得到平反,恢復了工作,享受傷殘革命軍人、老紅軍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