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能人韓文建正在指導養蜂戶防治病蟲害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記者 馬澤平)初秋的鵑嶺,青山含黛,瓜果飄香,驅車穿越天竺山,只見漫山遍野,栗苞咧嘴大笑,核桃撐開肚皮。
從天竺山鎮驅車行駛一段蜿蜒的水泥路后,步行三里小路,循著空中穿梭不斷的蜜蜂,費了不少功夫,記者才找到天竺山鎮街道村大屋場組焦元忠的家。
核桃林下,老焦的房前屋后60箱嗡嗡不停的蜜蜂進進出出。在地坎邊的一蜂箱旁,焦元忠正和一個戴著助聽器的老人蹲著身子交談。“這是我們村上的養蜂能人韓文建,上過多次報紙,養蜂技術真是了不起。”焦元忠說,最近,經常有胡蜂鉆進蜂箱蜇死土蜂,偷吃蜂蜜,他專門請來韓文建,傳授如何防止胡蜂的襲擊。“防胡蜂,就一招,把蜂箱的進出口用泥巴封堵住只能允許蜜蜂進出就行了,胡蜂身子大,在外面干著急。”60多歲的老韓呵呵一笑。
老焦所說的土蜂,實際是中華蜂。養蜂世家的老韓,不斷總結中華蜂養殖技巧,靠著嫻熟的養蜂技術,早已是當地的小康富裕戶了。“我每年上百箱的蜂蜜要賣10萬多元,有些經驗是祖先傳下來的,還有一些是我從多年的失敗中琢磨出來的。”韓文建說完,翻開一箱蜂,蜜蜂頓時嗡嗡不停,上下翻飛。“你看,蜂巢旁的那個小塑料盒,就是我自己琢磨了上十年的小秘方,一年到了一定時間,把熬制好的中草藥倒進這里,就可以治療土蜂囊狀幼蟲病。”韓文建繼續介紹,一般村民養蜂發不起來,就是容易感染囊狀幼蟲病,導致幼蜂孵化不出來。
地處鵑嶺南麓的山陽縣天竺山鎮,一年四季千頃森林濃蔭蔽日,一年三季萬畝山地鮮花不斷,正是一個養蜂的好去處。鎮上立足當地實際,成立土蜂養殖協會,聘請韓文建兄弟三人做技術指導員,定期給村里的養蜂戶做技術培訓。老焦是村里的貧困戶,身體不是很好,數年前也養了幾箱蜂,但是一直發展不起來。今年在“雙包雙促”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參加了鎮上組織的土蜂養殖技能培訓,養起了60箱中華蜂,鎮上扶貧干部還讓養蜂能人韓文建一對一幫帶他。
“他給我傳授的技術可多了,前段時間在培訓課上,他教我們如何判斷蜜蜂煩躁,怎樣處理蜂群與蜂群之間打斗,我以前根本都沒聽說過。”焦元忠掰著指頭給記者算起了自己的致富賬,有了技術指導,60箱蜂蜜年產2000斤蜂蜜,每斤按30元賣也能掙6萬元,用不了幾年直接就進入小康戶了。
天竺山鎮黨委書記楊建鋒告訴記者,為了引導群眾從粗放式的農業產業中走科學管理、精細化發展的路子,鎮上積極動員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技術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創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僅上半年,根據貧困群眾意愿,組織50多名當地致富能人進行兩期土蜂養殖培訓,平時包村干部還帶著老韓到各家各戶上門服務,帶動20多家貧困戶走上了土蜂養殖的甜蜜道路。除此之外,鎮上還請技術專家進行食用菌培訓第一期88人,核桃、中藥材科管300多人,烹飪技術298人,讓群眾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提高科學種養水平。“現在根據群眾意愿培訓,很受歡迎,有時沒通知的農戶還趴在教室外面的窗臺前‘偷學’呢。”楊建鋒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