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姚元忠)秋風像把刷子,一遍又一遍將多彩的秋意涂抹給鄉村,田野金黃了,山林斑斕了,農家紅火了。
不到秋天的農家,你就不知道莊稼人的繁忙。包谷、黃豆、紅薯;板栗、柿子、大棗,地上的樹上的,土里的土外的,哪樣豐收的成果不靠勞動力收獲啊!誰都知道,鄉村勞動力的大轉移,帶來的問題是農忙時節勞動力的嚴重不足。秋雨一場接一場地下,莊稼不收回來,面臨的就是爛掉。留守在鄉村的老人、婦女、兒童,還有村干部,急急急,忙忙忙。一個又一個電話催外邊打工的,有的回來了,有的還是回不來。但不管怎么樣,也要將豐收的果實收獲回來呀,否則怎么對得起那一年辛苦勞作的雙手?喜悅與憂愁總是這樣疊加在這個秋意漸濃的季節里。
此時,農家的房屋再寬也顯窄,場地再大也顯小,家具器皿再多也不夠用了??吹搅宅槤M目收獲回來的糧食、瓜果、蔬菜,在農家屋里屋外、樓上樓下、角角落落隨處堆放著,有的來不及脫粒,有的來不及清洗,有的還需要晾曬,零零亂亂,比比皆是,人下不了腳,狗兒貓兒雞婆鴨子早被趕得老遠。這時你別煩躁,想想這一切都是大地的饋贈、汗水的回報,心里就格外地舒坦。
農家的秋天是多么豐富多彩賞心悅目??!看,金黃的是玉米棒子,淺黃的是大豆,鮮紅的是辣椒,紫紅的是紅薯,紫色的是茄子,深紅的是柿子,醬褐色的是大板栗,白色的是蘿卜,橙色的是橘子,還有青色的大蔥卷心菜蘿卜纓子雪里蕻,赤橙黃綠青藍紫,此時可以說各類勞動成果集大成。
然而最享受的感官卻是人們的舌尖。肉是剛出鍋的香,糧食水果則是剛收獲的最鮮美。玉米收回來,脫粒曬干先磨碎成糝,文火慢煮包谷糊湯,吃起來真個又黏又香。胳膊粗的大紅薯,不用洗掉泥土,先放在灶洞火邊慢慢烤著,香氣會弄得你喉結咕嚕響;拽住纓子從地里拔出大蘿卜,刮掉皮啃將起來,脆甜中帶點辣味,也很刺激。野生的油栗子絕對香于嫁接的大板栗,得起個早去山坡樹下撿。門后的柿子樹下鋪滿了玉米秸稈,專等那“紅燈籠”瓜熟蒂落,那是一個頂級的甜……我們只有到了鄉村,到了農家,才切身體悟出秋意不僅僅是秋風寒,秋意不僅僅是霜葉紅,秋意是實實在在的口福。
農家的秋夜就更美妙了。一輪滾圓的秋月爽爽地從山背后爬出來,月光秋水般傾泄在農家的場院內。這時候,莊稼人一半屬于勞動,一半屬于休閑,在場院里或撕玉米殼子,或摘黃豆角子,或除薯芋殘存的泥土,有一句沒一句地拉呱著并不要緊的話題,間或爆發出一陣愜意的笑聲,附近的秋蟲嘰嘰地摻合進來,螢火蟲提著燈籠繞來繞去助熱鬧,狗、貓還有未上學的孩子在堆積如山的玉米殼子里滾打瘋鬧。直到月升中天,農家場院才漸漸寂靜下來,而門前亮光光的小河挾著清涼潺湲地流進了莊戶人的夢鄉……
秋日農家,是一幅絢麗的豐收圖,是鄉村美景中迷人的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