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由于受到中小銀行的熱捧,近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逐步走高。業內人士表示,該種產品既有效地緩解了中小銀行的資金缺口,同時因為釋放的流動性有限,對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影響不大。
22日,3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四期)在銀行間市場招投標,最終期限為6個月的定期存款中標利率達到3.3%,接近第三期的9個月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3.4%,為近年來的高點。
從操作情況看,中小銀行和地方性銀行的需求量比較大,特別是在當前的銀行資金狀況下,對資金較為短缺的中小銀行和地方性銀行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某地方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很多中小銀行,尤其是地方銀行處于補充資本金的要求,對認購國庫現金管理存款很踴躍,而且熱情持續不減。這從中標利率的上升中就可見一斑,1月份招標的第一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同樣也是半年期,但是利率為2.92%,大大低于此次招標的3.3%。而由于本身資金充足率尚可,而且覺得國庫現金管理存款的量“毛毛雨”,利率又高,因此很多大銀行對此并不熱衷。
數據顯示,去年共開展了11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累計金額3096億元,預計到期收益17.61億元。央行相關人士指出,通過國庫現金管理操作來熨平國庫資金的劇烈波動,減少了其對貨幣政策的沖擊,確保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順利執行。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事實上是庫存從國庫流向商業銀行,相當于增加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也將使得商業銀行的超儲率有所增加。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這種定期存款會對流動性產生影響,但是由于其規模并不算大,每期只有300億元,因此,既可以緩解中小銀行的資金需求,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也不大。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國庫現金管理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證國庫資金的安全。收益性沒有安全重要,而且央行沒有獲取收益的沖動。該位人士表示,現金管理只是一個臨時性的方法來管理國庫資金,但不是一個解決庫存量過大的根本性的解決辦法。他認為,根本解決高庫存,還是要從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入手。(記者 苗燕 李丹丹 ○ 編輯 楊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