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韓國導游告訴記者,這種規定正是為了保護小商店的利益。韓國不少商業區都是中小企業在經營,如果大商場很晚關門,留給這些小商場的生存空間就會很小。
另外一個消息也讓記者很震撼,據媒體報道,首爾今年開始對大超市實施強制休息日。政府將每月第二、第四周周日規定為休息日,以便保護社區小型超市。要知道,在全世界很多地區,超市都是365天全年無休的,因此韓國的這個政策引起了民眾的極大關注。首爾市就業政策官姜秉浩表示:“如果中大型超市能在每月的特定兩個周日停止營業,將會最大化保護中小商販利益”。
韓國中小企業研究院院長金東善先生告訴記者,韓國目前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066484個,占全國企業數的99.90%,創造的價值占GDP的50%。盡管韓國中小企業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但從目前而言,并沒有改變大企業獨大的狀況。韓國總統李明博5月24日在青瓦臺舉行的國民經濟咨詢會議上表示,雖然目前韓國經濟發展狀況令人感到滿意,但是大企業的“一枝獨秀”,很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韓國經濟未來也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記者感悟
“身土不二”成就韓國經濟騰飛
在韓國中小企業研究院采訪,一位負責人的話讓記者印象深刻。他說:韓國人有兩個性格。一個是性急如火。想到一個好故事,恨不得馬上拍成電影電視劇,想到一個好項目,恨不得馬上成立公司實現盈利;另一個是“身土不二”。韓國人自己解釋“身土不二”,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生為韓國人,死作韓國鬼”,他們珍愛著自己的文化,甚至讓人覺得到了固執的地步。這個說法在記者的采訪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韓國街頭放眼望去,基本都是現代、起亞等韓國本土汽車,進口汽車難得見到一輛;在韓國市場,風靡全世界的蘋果手機也敵不過三星。正如韓國人自己說的,也許正是這種“身土不二”的精神,成就了韓國的經濟騰飛。(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