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對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堅決叫停。昨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我省打擊、遏制建設和銷售小產權房的相關方案正在制訂中。
120平方米小產權房花了15萬元
西安市民張先生這幾天有些坐臥不安,“我看到了中央出臺的政策,很擔心我的房子”。
張先生2005年在城西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小產權房,每平方米1300元,一共花了15萬元多。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周邊正規商品房的售價在3600元至4000元,是他買的小產權房價格的3倍。假如當時他把那15萬元用來買商品房,只能買到40平方米左右。“我覺得買房子能住就行,有沒有產權證都無所謂。正規的商品房太貴了。”張先生說。
市民秦女士不久前給孩子買了一套76平方米的小產權房,每平方米2768元,花了20萬元左右,目前,房子已經蓋到地上兩層了。“前一陣子停工了,我們買房的人都很擔心,畢竟交了一半房款了,大家也經常在QQ群里議論。”
現在的形勢讓秦女士左右為難,擔心房子以后打了水漂,她想去找開發商退錢,雖說開發商同意退款,但她又擔心以后再也買不到這么便宜的房子了。“要是商品房能便宜些,讓普通市民買得起就好了。”
雖然嘗到了便宜的“甜頭”,但每逢有國家或地方政策提及要整治小產權房時,小產權房業主就會“提心吊膽”。
整治小產權房三大問題要解決
整治小產權房,三大問題待解。其一,此次緊急通知要求對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堅決叫停。這些房子被叫停后如何處置?在以往的違規建筑清理整頓中,一些小產權房被拆除。目前,我省正在制訂詳細的相關方案,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或難逃被拆除的命運。
其二,對于已建成、售出甚至已經入住的小產權房,在本次下發的緊急通知中并未提及,我省正在制訂中的方案中會不會涉及已交房入住的小產權房還要拭目以待。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下發的緊急通知中之所以未提及已建成售出的小產權房,或因這部分處理起來更棘手,“這牽扯許多市民的切身利益,不論拆掉或通過補交費用讓小產權房‘轉正’,實施起來難度都非常大。”
其三,小產權房到底有多少?小產權房從1995年開始逐步發展壯大,目前,無論是國土部門還是建設部門或房管部門,都不掌握這個“政策外的數字”。長安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王圣學認為,在西安現有住房里小產權房大概占到20%~30%。我省即將出臺的方案,或許能為小產權房數量、基本情況的全面普查拉開帷幕。
叫停在建在售小產權房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24日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他支持國家兩部委叫停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因為這樣可以及時制止農村土地流轉后,變用途為小產權房。姚洋解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如果一個鄰近城市的村子整理出100畝集體土地,自己蓋小產權房,在小產權房不受法律約束的情況下,可以任意買賣,這樣無疑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甚至出現農村使勁蓋房,卻沒人種地的“鬼村”現象,這將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本身維護農民權益、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的初衷相悖。(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