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神木縣共有81800(含非神木籍學生)人享受到15年免費教育,投入資金16460萬元,全部由縣財政補助,資金已全部按時撥付到位。神木縣免費醫療報銷支出1.2089億,完全做到了實報實銷。
倒逼轉型亦是機遇
“今年以來,我們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一些企業過去單靠煤炭價格上漲拉動經濟增長的路子是行不通了,這也是一件好事,使我們汲取教訓、倒逼轉型。”7月9日,省委書記趙正永在神木和府谷縣調研時強調。
事實上,多年來暴利驅動下的神木,一些人和一些企業,很少有冷靜下來思考的時間和心態。而這次煤價的持續下跌,從一個側面也讓神木感受到轉型升級,對于這個小縣城的意義。其實,就全縣而言,神木的經濟轉型,不僅轉得早,而且轉得很有力。比如煤企,早就著手擺脫簡單的挖煤,而布局了許多大型的煤化深加工企業。
“以煤炭為基礎的產業結構不可能馬上改變,首先要做的是能源重化工產業的內部結構優化,把產業鏈拉開。然后再逐步地進行三產結構的調整,這樣縣域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會加強。”作為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高海雄對于神木未來的思考,也符合各級政府對神木的指導意見。
從長遠考慮,為了讓像神木這種能源縣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省上把神木府谷作為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的試驗區,成為城鎮化加快推進的示范和重化工業低碳發展的樣板,向神府釋放改革紅利,賦予神木、府谷市一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作為專家,張寶通建議:神木一方面要進一步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城鎮化還比較落后。神木應盡快撤縣設市,向區域中心城市方向發展。不僅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而且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健全中心城市服務功能。要全面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
煤價下跌雖然減慢了神木發展的步伐,但是對于未來,倒逼轉型,同樣是一次機遇。
或許,經歷這次考驗,經過一次徹底全面的轉型,陜西第一縣的經濟步子邁得更有力,全民福利做得更實在,神木將永續支撐,陜北乃至陜西經濟社會的一片天空。(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