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陸金所回應旗下公司借款逾期:有項目進入法律程序 與P2P無關
就有媒體曝出陸金所旗下公司2.5億應收款逾期之事,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陸金所)12日發布申明,承認旗下平安國際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確有一項應收賬款業務目前已進入相關法律程序,但該項目與陸金所P2P業務無關。
此前有媒體爆料稱“陸金所因旗下平安國際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近4億元借款出現問題,其中與陜西金紫陽集團的2.5億借款已到期,平安方面不得不啟用資金池償還投資人本息”。
陸金所在申明中說,金融機構存在壞賬是正常現象,無論銀行還是其他金融機構都有壞賬存在,關鍵是壞賬率要在可控的范圍內。P2P平臺本身不承擔剛性兌付,但是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投資人保護。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擔保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保護投資者方式。
該公司并稱,平安天津保理牽涉項目為應收賬款,屬于供應鏈金融,與陸金所P2P業務沒有任何關系。而且平安保理所涉項目具有擔保,投資者不會遭受損失。陸金所的風控不僅包括前期對項目進行篩選,同時還包括按照有合格牌照機構標準,利用市場機制、法律結構設計增信方式,從前中后期保護投資者和公司的利益。
“將平安保理事件與陸金所P2P聯系起來是誤讀,陸金所P2P業務是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服務,其交易量大、人氣高、標的小,投資者在投資合同中可以看到明確的借款人身份信息和資金流向”,申明說:“截至目前,未有陸金所用戶受到任何投資損失”。
陸金所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員,是中國平安集團傾力打造的網絡投融資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