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CEO張近東罕見的開口斥責京東,“別以為會發兩天微博就能做好電商”。京東的啞火也令外界猜測公司或在遭受股東的質疑。上海證券報刊文稱,此次價格戰告捷,很可能是某家大PE選擇退出,為京東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京東這幾年的規模瘋長,是資本壓力的產物,如京東放慢速度或不慎跌跤,會因所謂“對賭協議”成為資本口中獵物,這直接導致了本輪價格戰走到“進退維谷”,甚至草草收尾的境地。
中科松山湖股權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吳志峰就分析稱,京東此次主動掀起的電商大戰,是想達到3個目的:一是提升京東的知名度,重申京東是電商的龍頭老大,以蘇寧為對手,抬高自己的行業地位;二是京東期望帶動第二輪融資,這家公司的幾個風投股東基本都被套牢,京東只要一天不上市,這些風投的資金就沒有辦法獲利套現;三是京東想在消費者心中提高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就在微博中分析稱,“經此一戰,已成笑柄。一個真正企業家的成長需要歷練,但愿這次鬧劇般的商戰能給很多中國的企業最大的啟迪。如果2013年不上市,劉強東將失去控制權的對賭為真,京東易主已開始倒計時。”(海南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