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
美債近愁雖消遠憂仍在
□常亮(財經評論員)
美國兩黨之所以在最后一刻再次就提高債務上限和政府開門達成協議,主要是共和黨保守派也不敢拿從來沒有違約過的美債開玩笑。
美國債務違約最終又逃過了一劫。但是,這一劫只能逃到2014年2月7日。到時怎么辦?往后又怎么辦呢?美國毫無節制的發債速度決定了債務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觸及上限。共和黨這次罷休了,妥協了,明年的2月7日是否會再次罷休,往后是否會一直罷休妥協呢?可以說,美債問題雖然解決了近愁,但是遠憂仍在。
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GDP為15.653萬億美元,目前美債為16.8萬億美元。惠譽稱,美國是負債最多的AAA評級主權國家,其總體債務所占比例為AAA評級國家中值水平的兩倍。筆者認為,美國之所以敢于放膽擴張債務,一方面因為它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有強大的經濟支撐,另一方面就是依仗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和清算結算貨幣的特殊地位優勢。
從總體上來說,有美國強大的經濟支撐和美元的特殊地位,出現美國賴債不還的可能性很低,但不排除驢象兩黨爭斗將美國債主作為犧牲品的可能。同時,美國雖然不會賴債,但在超寬松貨幣政策之下,美元持續貶值,損失最大的是債主國,特別是作為第一大債主的中國。美元貶值的“暗刀子殺人”策略更可怕。
因此,筆者還是堅持建議中國應該優化外儲投資結構,適度減持美國國債,增加海外實體投資以及資本市場投資組合的比重。同時,在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石油進口第一大國的背景下,不妨考慮利用外儲進口石油,建設超大規模的戰略性石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