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試點效果明顯
三季度私企數量和注冊資本同比增長31.4%和46%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其實,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此項改革之前,就已有部分省市進行了相關試點。2009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先后支持北京中關村、上海浦東、福建平潭、廣東等地開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深圳自今年3月開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后,新設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的月度平均增長率達到7.4%和18.1%,比改革前分別高出6.4和23.1個百分點,截至10月底,新登記市場主體27.65萬戶,同比增長130%;上海自貿區自今年10月份開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登記時間由10天縮短為4天,新設市場主體數量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從全國看,今年第三季度,全國新設市場主體數量、新增注冊資本(金)同比增長17.9%和37.6%。其中,私營企業保持快速增長,增速持續攀升,私營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金)增幅同比達到31.4%和46%。
浙江貝克曼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改革試點中受益的一家企業。傳統服裝市場波動較大,這家主營紡織服裝的公司積極謀劃轉型,準備開拓物聯網項目。原以為注冊全資子公司起碼要1個月,沒想到不到2天就完成了注冊。公司副總經理尹燕順說:“到工商注冊窗口咨詢,工作人員就告訴我們要準備哪些材料,提交后就不用管了,稅務、質監、公安等部門的前置審批全都由工商部門來協調,省了我們不少事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葉林認為,除了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此次改革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倒逼政府轉變職能、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及整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說是要求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誰成為市場主體由市場說了算,“市場可以解決的事情,政府就不應該插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就是要從根本上為企業松綁開路。”
有叫好也有期待
“寬進”之后要“嚴管”,由事前管理變為事中、事后管理
對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企業除了叫好,還有不少期待。喬子云認為,降低創業門檻,僅改革工商登記制度還不夠。“如果其他相關部門和政策不配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效果恐怕會打折扣。比如,今后如果將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放寬了,確實很容易就能注冊成立公司,但目前《公司法》對企業注冊資本還有要求,企業注冊時該聽誰的?”
葉林說,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要切實執行,還需要對相關政策做很多調整。比如,在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方面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限制等,就需要修改《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注冊資本實繳登記改為認繳登記后,現行《刑法》中規定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和虛報注冊資本罪也需要重新界定。
“如果只是單方面在工商登記開了口子,而后續監管跟不上,會不會出現很多空殼公司?市場秩序會不會混亂?”李家誠希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后,工商及有關部門的后續監管能迅速“補位”,讓進來的企業能守法、誠信經營。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吳景明認為,“寬進嚴管”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相關市場管理部門要將入門管理、年檢管理等傳統的事前管理方式,變為依靠市場、社會和誠信體系的事中、事后管理,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才能真正產生效果。